观察与思考
哦,天哪!
写作的起点是观察,但是仅有观察是不够的,还要思考,也就是要把我们看到的东西通过大脑来染上我们的个人色彩,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我们自己的。很多同学写作文喜欢摹仿书上的文章,这只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只能学到一些格式、语言和别人的观点,还不是自己的东西,因为作文的核心是创造。
一、观察
1、观察的角度:多样
如果让我们来观察星星、月亮,采用的往往是仰视;如果让我们观察自己的双脚,往往采用的是俯视;如果让我们观察老师手里的纸,采用的基本是平视。想想:如果让我们观察蚂蚁,我们可以采用什么角度?[蚂蚁在地上爬,然后沿着树干一直爬到很高的地方……]
同一个事物、同一个人,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很大差别;如果我们用不同的心态去观察,引起的情感可能完全不同。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想一想,把它写在纸上,并和同学交流。
很多同学写作文往往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一个人,如果我们学会变换角度,可能就会发现很多平时我们没有想到的东西。比如一位老奶奶过马路,一辆汽车向她直冲过来……你能找出哪些描写的角度?写写这些角度看到的现象和引起的情绪变化。[老奶奶、司机、亲人、交警、路人]
2、观察的距离:适当
除了观察角度以外,观察的距离也会影响我们的观察效果。请观察老师手里的这张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靠近的同学仔细观察,看看纸上有没有其它东西?是什么让有的同学能看见纸上的黑点,而大部分同学看不见?大家试着把手里的纸贴到脸上,看看能不能看清自己写的字。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观察一个事物需要一个适当的距离,太远了不行,太近了也不行——这是空间距离要适当。
你有过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者其他人非常不满的事情吗?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现在你还和当初一样非常气愤吗?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定背景下无法理解的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理解了,当时的痛恨可能变成了现在的美好回忆,当时的感激也可能变成了今天的懊恼。这些变化都是时间造成的。所以说,影响观察效果的还有时间距离。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不是大街上的陌生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们的人是父母,谁能说出父母关心自己的具体事例?我们观察人物和事物,出除了要有适当的空间距离,还要有适当的心理距离。
3、观察的内容:丰富
⑴眼→视觉:形状、色彩、明暗
⑵耳→听觉:声音
⑶鼻→嗅觉:气味
⑷舌→味觉:味道
⑸身→触觉:硬度、温度、形状
想一想:如果我们想知道古代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想知道其它星球的情况怎么办?这些问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东西:除了我们身体可以感知的内容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书籍、望远镜等外在条件来扩充我们的感知能力。
二、思考
大家都知道,一张风景照片和一幅风景画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包含的“人”的成分不同;如果老师把上课的内容制成录像让你们在家看,和现在我们坐在一起来讨论这些内容,你们感觉会一样吗?这是因为现在不光有老师、有老师讲的内容,还有同学们的参与,这也是“人”的成分。同学们都知道,把一段生活如实地记录下来不是好文章,而只有加入了我们思想感情的生活才能是好文章,就是因为写作的人对生活有了思考。思考人人都会,但不同的人思考的结果往往有很大差别,这是思维能力不同造成的。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思考水平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
1、思考的方向
谁能告诉我老师手里这张纸是从哪里来?谁能知道这张纸将到哪里去?如果这张纸不是落在我的手里,它有可能落到什么人手里?它的命运又将如何?
同样是草或者树,我们对它进行不同的加工,它可能成为纸,也可能成为别的东西,发挥想象,猜想一下,现在被造成纸的草、树,在没有成为纸之前还有可能成为什么。再猜想一下,如果这些草或者树如果送到不同的造纸厂造出来的纸会有哪些种类。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的思维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沿着过去、现在、将来这个时间轴上运行的,我们叫它纵向思维;另一个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向不同方向上展开的,我们叫它横向思维。了解了思维的方向,对我们写作很有帮助,我们可以很快确定一篇文章是纵向展开还是横向展开,使我们的写作思路变得更加明确。
2、思维的变式
大家都知道,老师手里的这种纸是用来写字的,但是我现在可以改变它的命运。[把纸搓成一个纸团,学生记录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并作交流。]
[这张纸本来是很有用的,可是被老师搓皱了,就没用了;有的学生可能指出这是一种浪费现象。]
[老师顺手抓起纸团作出投掷学生的动作,学生记录所见、所感;老师把纸团丢到地上,观察学生的反应,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并作交流。]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
纵向——纸的历史
——实写
变形过程(叙事)
横向——纸的种类
→ 变形→描述 被掷情绪(抒情)
猜测这张纸的未来
——虚写
评论是非(议论)
小结:思考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一张白纸本来平淡无奇,可是老师对它进行了搓揉、投掷、丢弃等动作后,制造了一点故事,很多同学就产生了那么多情绪和想法。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只要同学们能够仔细观察,调整视角和思维方式,对事件进行适当的变形处理,就会有很多思想的火花。
3、思考的内容
人、事、物可以引发的思考内容是无法确定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一般地说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三、写作训练
请以《假如我是一张纸》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有一定的观点;不少于500字。
2009.10.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