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渔夫的对话

(2009-09-20 23:35:54)
标签:

心情物语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和渔夫的对话 和渔夫的对话
哦,天哪!

    我有个亲戚在外多年退休还乡,回乡后谢绝很多单位的聘请,跑到一条大河边上做起了渔夫。他不是用网拖鱼,也不用钩子钓鱼,而是把一张大网放进河里,等待路过的鱼不小心,正好被他网上来。我看他一次次把网放下去,又一次次把网拉上来,忍不住想笑,问:你这和守株待兔有什么区别?他也笑,说:我喜欢这样,因为每一条被我抓到的鱼都是自愿的,怪不得我。
    我知道他的渔具很齐全,就问他最不喜欢哪些渔具。他说:鱼钩太过奸诈,非君子所为。我说当年姜子牙就是钓鱼的啊。他一笑:那不过是个传说,哪个钓鱼的人不是费尽心机?鱼鱼快上钩,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这是钓鱼人的口号,也是他们的心态。我默然,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写过的两个钓鱼老人,一个钓了很多小鱼,一个只要大鱼,结果装鱼的桶一直空着。先生是赞美钓大鱼的老人的,说钓鱼就是和大海谈判,凭的是人的信念和魄力。如果不考虑鱼的处境,我也是愿意这样的想的,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可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可是如果把鱼的感受考虑进去,那结论可就不一样了,可能二人的区别就在于谁更贪婪。我问他:那你还备着鱼钩干嘛?他又是一笑:人不能总是发善心啊,老婆孩子要吃饭,实在没办法,坏主意也要想想的。——我不是君子,但羡慕君子。我的这位亲戚文化并不高,能说出这番话,很令我惊讶。古人说“智者乐水”,莫非他整天面对大河真的悟出点什么?生活和精神往往形成一把剪刀,它可以把很多东西剪成碎片,信念、感情、善良。我觉得我和渔夫并无区别。
    我指着他渔棚里的抛网问:你觉得这种渔具如何?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那不是谁都可以用的,我不过是买来玩玩,我知道我用不了它。我问:技术要求很高吗?他摇摇头:技术谁都可以学,可是眼光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这种工具要能从河面看见河底,哪里有鱼、哪里没有;还要会计算,根据鱼的速度和网下沉的速度决定撒网的时机……我打断他的话:你不用,不是永远也不会用?人家很多人都在满河撒网,撒不到就拉倒呗!他说:人贵有自知,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人,肯定也弄不明白鱼。靠碰运气过日子会让人笑话,说不定鱼也会在水里看着你笑呢。我不得不佩服他质朴的观念,因为我也曾在某个时期心浮气躁,不能把握生活的方向,以为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现在回头看看,那是多么幼稚的行为啊。所幸大家都是从幼稚走过来的,所以也还没有人笑过我;但我知道,所有人到了某个时期都会笑自己,并以羞愧之心来矫正自己目前的行为。我终于明白,对生活的感悟是不以人的学历为标准的,关键在于是不是会自我反思。
    我还想问问他是不是经常穿上橡皮衣下水摸鱼,可是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我知道他必是有一番道理的,也许他的道理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古人把“渔樵耕读”称为四大散人,渔人排在首位,我想一定是因为他们经常面对生命的终结,对人生的理解才更为深刻吧。
    我指指他正在拉起的拖网说:你以为你的这张网就是善良的吗?只要你把鱼捉上来,必然是对生命的戗害,和别的渔具有什么不同呢?也许你捉上来的鱼正是一家出来散步,不料却进了你的圈套。他瞪大眼睛反问我:你是说我现在的网并不比其它渔具更为仁慈?我也反问他:对于鱼来说,对死亡难道还有选择的权利吗?同样是死,用什么方式死难道有什么区别吗?他不再盯住河面,把目光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茂盛的芦苇和蒲草,水面上在不停地冒着气泡,稍有捕鱼经验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群出生不久的乌鱼,小鱼的下方肯定有一条因生了孩子而双目暂时失明的母鱼。他是希望那个鱼群快点来到他的网里,还是希望它们不要再往这边走?不得而知。据说乌鱼是孝鱼,小鱼出生以后绝不肯离开妈妈,要让无力捕食的妈妈以自己为食,直到它妈妈恢复视力。
    生活就是一张网啊,我怎么能挣脱它呢?他幽幽地说。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在驳斥我的责难。我不管他,从他的鱼篓里挑出几条小鱼放入回河里,小鱼甩了一下尾巴,打出一个水花,倏地一下就钻进水底去了。他没有批评我,只对我说了一句话:你以为这样就能救了它们吗?这条河里网多着呢。我没有答他的话,心想能让它们多活一天也是好的。
                                                           2009.9.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仰望苍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