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9年高考作文备考
哦,天哪!
2009年高考试题即将出笼,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将有哪些花色,是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焦点。根据以往试题的特征与出处,推测今年高考作文题,对稳定学生心理、提高备考针对性必然有一定的帮助。
一、高考作文题的特征
从全国各省市近年高考作文题的走势来看,不论命题方式如何,都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不暗示主题:为了便于考生充分发挥,提出个人对社会、自然、情感、道德、理想等方面问题的看法,近年高考作文题很少有明确的主题倾向,一般只提供话题的展开方向,而在引言中适当帮助考生提供参考性题旨,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以此来体现考试的开放性。
2、题材开阔:为了让所有考生都有话好说,所以高考作文题可涉及的素材多是各个地区、各个层面考生熟悉的内容,不因题目而限制考生对生活思考的范围,以此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3、适应多种体裁:为了让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高考作文题大多具备很强的体裁适应性,即一个题目既可以写记叙文、散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4、命题形式简约:为了不增加考生审题难度,近年高考作文题形式趋于简约,很多省市放弃了以往材料繁复的材料作文和寓意朦胧的话题作文,而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但这种命题作文不同于多年前的简单命题作文,而是需要考生进行加工的“题意题”。
二、考题预测
江苏省近年高考作文题受到一些人士的质疑,主要原因是作文命题思路不大气,过于雕琢。但其基本走向还是清晰的,就是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的特点,不论是《怀想天空》还是《好奇心》,都可以由具体的生活,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笔者通过分析,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不是凭空想来的,还体现了贴近书本的特点,比如2008年的《好奇心》,就是从必修教材的一个写作实践题目演变而来。
综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对2009年高考作文题作方向性预测。现草拟几个作文题如下,以便考生作冲刺性训练:
1、缺憾
2、高贵
3、瞬间
4、脚下
5、前方
6、行
7、没有假如
三、提高得分的策略
1、设置情境:上述练习题看似空泛,可是如果我们懂得“题意题”的特点,是很容易将其化空为实的,主要的方法就是设置情境,即为题目设置一个具体的背景,进而由实入手,再由小到大地展开话题。如“缺憾”,我们可以在意念中将其补充为“奶奶心里的缺憾”,从而变成一个叙事类作文题;也可以将其补充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缺憾”,从而变成一个论述类作文题。
2、入象出境:因为作文题目显得空泛,很多考生容易犯以空对空的毛病,文章泛泛而谈,写不出实际内容。为了使文章能由实入虚,既有实际生活,又有思维高度,写作时必须把握一个基本思路,即由现象、事件入手,通过分析、提升,至情感、道德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收笔。做法是,拿到题目以后,迅速设置情境,确立主题,然后思考文章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思考如何借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有哲理性的主题。
3、关键词与列提纲:很多考生在文章的展开上,层次模糊、条理不清。解决的办法是:立意要明确,能从社会、自然、情感、道德、理想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看法,用一句话概括出要表达的主题,并能从三至四个方面分解这句话,形成段落大意。在构思时要在每一段落突出一个关键词,编写粗略的写作提纲。
4、线索分明:安排一根线串起自己的材料和观点,避免文章杂乱无章。线索可以是一个物、一个生活细节、一句同中有变的话等;这条线要在文中反复出现,而每次又能表达出不同的内涵。
5、通读文章:很多考生写完作文就以为万事大吉,再也不愿多看一眼,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只要时间允许,作文写完一定要通读一遍,一是消灭因紧张而造成的一些错别字,要知道一个错别字就是一分啊!二是看看是否扣题严谨,如果发现有些松散,可适当增添一些关键语句,将文章引向题目。
考场如战场,只有充分准备,方可防患未然。最后一周时间,在紧张的复习之余,翻翻“闲书”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说不准某个材料就可以用上。而清理自己的写作思路,更是不可忽视的临场准备。
2009.5.3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