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着的思念[2]

(2009-05-06 23:52:32)
标签:

生活百态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沉默着的思念[2] 沉默着的思念
哦,天哪!

    林小雨是个相信缘分的人,要不自己怎么会和陈木走到一起呢?她是个干部子女,父亲在市审计局做局长,自己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而陈木呢,从小在深山里长大,因为喜欢文学,不停地把自己写的诗歌、散文、小说向全国他所知道的杂志和报纸上投,结果连退稿信都很少收到,大部分稿子出去以后再没有一点声音,就像一粒沙子掉进了大海。
    可是,他的一篇名叫《守候》的小说偏偏落到了林小雨手里。文章没有多少深度,文笔也显得很稚嫩,大致是写一个女子和男友去为生病的父亲进山采药,结果失脚掉下山崖,变成了植物人,男友苦苦守了五六年,最后毫无改变的故事。林小雨看完以后基本持放弃的态度,只是最后一句话让她有点舍不得。文章的结尾说:你真的就要这样睡下去吗?你不知道我还在等着你吗?说好的事情怎么能忘了呢,小茹?林小雨觉得心被轻轻地揪了一下,她觉得现在的社会里,这样的守候太奇缺了,是她一惯主张进行道德重构的一个生动事例。于是她给陈木写了一封短信,意思是小说的主题很好,但在表现手法上还有待提高,问作者还有没有其他稿件,再发一点过来。结果陈木把自己所有的存稿都寄了过来,有三十来篇,除了几篇表达对母亲感激之情的作品以外,大部分都是以《守候》里的故事为题材的,记录了那个叫小茹的女孩子从出生到受伤的全过程,文笔质朴,充满着乡土气息。
    林小雨试着把其中几篇比较有深度的稿子修改了一下,通过朋友、同行向几家杂志作了推荐,竟然陆陆续续都发了。她把发的几篇文章整理一下,写了一篇题为《文学的根》的评论,指出目前文坛上许多文章的素材都来自网络,而忘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观照;一些知名作家的文章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理解充满优越感和空泛的同情。文中尖锐地指出,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文学之所以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因为只有隔膜的体验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她的这篇评论被几家杂志转载,陈木的名字也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坛上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热潮:放弃纯粹的虚构,放弃对历史材料的虚假敷衍,写真实的生活,写自己的经历。这种文风甚至影响到全国各地对高考作文的反思和对新文风的提倡。
    这样的效果给林小雨在杂志社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大家甚至明确表示老主编退休后,理所当然应该由林小雨接替。陈木对林小雨编辑满怀感激之情,秋天把北国的山林醉成五颜六色的时候,他给林编辑寄了一包榛子过来,包裹里附带着一张纸条,是一首小诗:
    在白雪尚未消融的北国
   一株大胆地蒿草
      急切地探听,春天的消息
   南方的暖流让所有的生命沉醉
   一个放羊的孩子
      在晚霞中期待,那颗通知他回家的星星
   秋霜的肃杀
   催熟了山林
   他满眼是蓝蓝的天和彩色的林
   想把一枚坚果
      送给胆怯的小松鼠
    林小雨看了小诗以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这个陈木还真是个木头,一句讨好的话没有,还说我是胆怯的小松鼠,哪有作者向编辑表示感谢打这样比方的!按规定,她应该把包裹寄回去,顺便说一些谦虚和鼓励的话。可是她想来想去觉得不妥,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份真实的感情,难道规定就一定要扼杀人性吗?她把这件事跟头儿作了汇报,并且强调:原则不是那些僵化的条条框框,而是如何才能把事情符合实情地做好。我决定收下陈木的这份礼物,不过我会去市场上了解一下价格,还他一份等价的礼物。您看合适吗?
    头儿从茶杯底一样的镜片后面撩出一缕含糊的目光,说:你的原则是——?林小雨最烦这种似是而非的性格,她喜欢明快的态度,所以她经常说:我们南方太缺乏男子气,男人也阴柔得跟死水似的!她把包裹打开,说:我请大家一起吃榛子,然后给这个放羊的孩子送去一颗星星。有东西吃,是编辑部里最开心的事,天天把眼睛趴在电脑和稿件上的男男女女真像松鼠一样,一下全钻出来了,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咔嚓咔嚓咬榛子的脆响。
                                                           2009.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