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春风里的翅膀
哦,天哪!
暖洋洋的太阳照了整整一天,地面上便笼罩了一层厚厚的温煦的气息;傍晚时分,明净的蓝天上晕起轻描淡写的粉红色,不远处的高压线上稀稀落落地停了几只黑色的小鸟,微微的风吹动细细的柳丝,花坛里会过日子的人种的豌豆开着淡紫色的小花,空气里到处都弥散着春草带来的苦涩的清香……能感觉到,一种神秘的躁动在每一个角落里潜滋暗长,让人不动起来就有一种隐隐的不安。这种感觉久违了。
和孩子拿了风筝出去,小区的广场上已经在奔跑着五颜六色的孩子,还有或站或坐的老人。我们立即融入到这个单纯的人群中,或许在他人眼里多一两个人一切毫无变化,但是每一个人都不会这样看自己,至少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来了。怎么能不来呢?这样的傍晚,这样的春风,太适合一种平和的飞翔。每个人不是都渴望有一双翅膀吗?那么,现在,让它在这样的春色中长起来。
由于楼房的干扰,风向很不稳定,风筝东一头西一头地冲撞着,我们不停地抖动着拉线,让它抓住每一缕可以上升的空气,适时地向更高处攀升;等飞到地面上的东西干扰不到的高度,气流就稳定了。虽然没在天上展开双翅飞过,但这个道理放风筝的人都懂。果然,经过一阵挣扎,风筝不再胡乱冲撞,稳稳地浮在了空气里。——生活里许多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按照它去做就行。
有了高度,就会吸引人的目光。广场上的人不再无视我们的存在,孩子们尖着食指指指点点,老人们也抬起头静静地望着那越飞越高的风筝,心里想什么就不知道了,也许根本什么都没想。线子在晚风中弯成一个很大的弧,不抓在手里真搞不清是线把风筝托上了天空,还是风筝把线扯上了蓝天,但我知道,因为手上感觉到了力度。有人说风筝飞得再高也被那根线牵着,这是对的,没有线的拉扯,风筝就要掉下来。——很有意思,线子限制了风筝可以飞行的高度,可是失去这个限制风筝偏又不能自由自在地去飞,而要掉下来。
又有一对父子拿了风筝来放,我们相视一笑,因为做着同样的游戏,便觉得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们的风筝也在一阵挣扎之后飞上了天空。那个孩子不停地催促父亲:快放线,快放线,超过那只风筝!大人都知道,飞得再高也不过是一只风筝,而竞争却在孩子的心头悄悄地发芽了。大概因为形状不同,他们的风筝并不和我们的并排翱翔,斜斜地从我们的风筝下方插向左侧,两根线子搭在了一起,能明显地感觉到摩擦的颤动。这很危险,再纠缠下去只有双双坠落,而且永远也理不清。我拉动线子,想把风筝调整到左侧,把右边的天空让给他们。可是很难,线子一旦放长了,就有了很大弹性,不像刚起飞时那样容易操纵。不过我有些经验,借着风势慢慢地调动风筝;那个孩子却急了,大声地指责他父亲不会弄,他哪里知道其中的难度,他没有感受到风筝线子的特点,更不曾感受过生活里很多线子的奇妙。
经过我和那位父亲的努力,线子还是拆开了,只要不松手,就不会打成解不开的结。两只风筝又在春风里平静地翱翔了。可是他们的线比我们的短,永远不可能飞到我们的高度。那些观看的孩子们开始议论谁更厉害了。这让放风筝的孩子很不开心,不停地催促父亲快接一段线子。我等待着他们超过我们的高度。因为毕竟他是个孩子,让孩子超过自己,是长辈或成年人应有的胸怀。
然而很不幸,在接线过程中,他们的的风筝脱手而去,歪歪斜斜地向远方的田野飘去。那个孩子跳了一阵脚,终究也无可奈何,只好和他父亲悻悻地回家去。我的孩子在边上一直没有说话,这时才冒出一句稚气的话来:他们飞得没有我们高!我低下头看看他,见他的小手还攥得紧紧的,想必刚才也在心里和那个孩子较着劲呢,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我摸摸他的头,对他说:可是他们飞得比我们远。估计他不会理解我的意思,得意地说:可是我们的风筝没跑走。我不想太过折了他的兴致,缓缓地收了线子,准备带他回家。
孩子背着鲜艳的风筝一路跑跑颠颠地往家走,想是那胜利的喜悦还在他心头没有消散吧。晚霞中,春风里,风筝在他小小的背上一扇一扇的,像一对很大的彩色的翅膀。
2009.4.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