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切片
哦,天哪!
是谁说来着,说生命是一件太好的东西,好到怎么使用它都觉得是一种浪费。
我喜欢这句话。平时我们可能不觉得珍贵的东西,而一旦它变得稀少了,就感觉真的不知道怎么支配了。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记住了很多生命的碎片。比如一对相爱的人,如果可以终生相守,并不觉得每一天有多宝贵;而如果只有短暂的相聚,你便不知道如何使用那点时间了。有两天时间,可能还会安排一天去逛街或者观景,可是到只剩下一天的时候,就宁愿什么也不做,只静静地守在一起,让心的每一次跳动来传递彼此的留恋。而到只剩下几个小时、几分钟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呢?柳永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怕也只有如此了吧,连多说一句话都怕这点时间不注意就溜走了。然而谁又能留得住这个和一生相比短到不能再短的片断呢?
留是留不住的,就算一句话不说,时间依然有很多办法逃走,所以,时间是世上最狡猾的东西,比水,比空气还难以捕捉。所幸的,我们还有记忆,于是把这一片片薄薄的生命用它串起来,挂在心底最安全的地方晾干,等老到什么也记不住的时候,拿出来慢慢咀嚼,去品味一生的酸甜苦辣,以慰藉那如甘蔗渣子一样的暮年。那时,不论曾经多么浓烈的味道,也都变得淡如纯净的水了,以此来帮助吞咽哽喉的大喜大悲。
就是这淡如净水的切片又能有多少呢?每每想到这些,总有人生虚度的恐慌和酸涩。真不明白,上帝既然安排我们到这世上来走一遭,为何不多布置些景致让我们记住,让看不到风景的晚年过得丰盈一些?
且不要抱怨上帝吧,要不,生命又要在这无谓的抱怨中偷偷地溜走了。我只问你:真的到了咀嚼残渣的残霞垂暮,你还能记得当初的百般滋味吗?这是无法预知的,只好凭着现时整理残片的日子去推测。我想,即便再悲苦、再酸楚的记忆,那时都应该是淡淡的甜味儿吧?你看,上次离别的忧伤,等到下次相见的时候,不是都变成甜蜜的回忆了吗?时间真是个怪东西,它是如何把那些心酸的往事酿造成如此甜美的回忆的呢?
这正如果实的成长,越是青涩的果子,成熟以后便越是甘甜;而那些生而甘甜的东西却在时间里腐化得面目全非,乃至毫无记忆,谁能准确地忆起曾经的快乐和幸福?记忆全是酸苦的,所以有人说“人,生而悲苦”,那是因为还不到人生成熟的时候。如此说来,人生是不该拒绝苦涩的,为的只是向记忆的银行里投入一笔存款,留待日后支取。可人生的追求偏偏与此相反,一生追逐的都是甜美,只在无可奈何的时候才收获一点副产品,这很像酒被发现的过程,不是粮食霉烂,怎么会知道这种奇特的滋味呢?人生真是一个荒谬的悖论,总是让我们在追逐甜美的过程中吃尽苦头,又在我们放弃追逐的时候体味出人生的真味。
我不想再说不要拒绝酸涩和痛苦,人的舌头似乎就是为品尝香甜而长的,因为人总是生活在眼下,谁愿意为几十年后去支付眼前的快乐?但有一点我们是应该想到的——再辉煌的人生也要以悲剧而落幕,不是吗?把人生的一个个切片放到更长远的背景上来烘烤,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滋味呢。当年对刘姥姥尽情奚落的贾府上下,怕是谁也没想到最后来探监而且救了巧姐的会是那个乡下老婆子吧?恐怕那个低声下气的穷苦老人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除了说些讨人欢心的话,还能让自己和那个“义”字联系起来。时间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不仅可以酿造出人生百味,还能在斗转星移的过程中翻云覆雨,让人不知今日何日。知道生命的轨迹无可把握,不应陷入悲观,恰恰应该去顺应它,酸甜苦辣都是必然,平静地面对就是了,何苦要在大喜大悲中苦苦挣扎?须知最终百味都要归一,调和成一杯说不清道不明的陈年老酒啊。
人生是无法规划的,至少不可能作长远规划。生命是一件太好的东西,我们不得不将其切片,慢慢品尝,所以我们所拥有的永远都是一个一个的片断,或喜或悲,或酸或甜,等你看出其中的规则,那一段已经过去了。所以,喜也罢,忧也罢,都是暂时的,莫说得即高歌失即休,愁或恨本身就是生命切片滋味之一,只有平和的心境能够冲淡所谓的是是非非,让人生最后一杯酒不至于过分辛辣。
2009.4.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