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给人的爱
哦,天哪!
那年去三亚,没来得及去看“鹿回头”,只是在车上望了一眼那座迷蒙的石像,听导游不带感情地讲述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座石像就这样留在了记忆里,面朝大海,椰林环绕,朦胧而又坚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瀚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
我不知道人们编织这样一个故事,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还是隐喻着万物都是平等的?且不去管它。我只觉得这个爱情缺少基础,我说的不是那种门当户对的基础,而是小鹿和阿黑之间的感情基础——想想,阿黑面对小鹿那一刹那的姿势吧。为什么小鹿要回头一望?一个可以幻化为美丽女孩儿的小鹿,此时要想逃生应该是有办法的,可是她这一回头,就使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个手执弓箭的猎手立即放下了武器,某种意义上说,是动物的爱感化了人类。
还记得田螺姑娘的故事吗?从前有个名叫谢端的孤儿,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好心的邻居收养了他。谢端忠厚老实,勤劳节俭,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不想再给邻居添麻烦,就自己在山坡边搭建了一间小屋子,独立生活了。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所以他一直没有娶妻子。邻居们很关心他,帮他说了几次媒,都没有成功。谢端也没有因此而失望,仍然每天日出耕作,日落回家,辛勤劳动。一天,他在田里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心里很惊奇,也很高兴,把它带回家,放在水缸里,精心用水养着。一天,谢端照例早上去地里劳动,回家却见到灶上有香喷喷的米饭,橱子里有美味可口的鱼肉蔬菜,茶壶里有烧开的热水,他想,一定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帮他烧火煮饭。没想到,第二天回来又是这样。两天,三天……天天如此。后来当然是谢端发现了真相,于二人结为夫妻。
如果说小鹿给阿黑的爱是在自己身处危难的时候,那么田螺帮助谢端则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没有任何较量。从这个角度看,动物给人类的爱是那么的无私,对强大的敌手可以爱,对贫寒的孤儿也有爱。我们剔除人们在编织故事过程中的一些浪漫成分,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类对动物的爱往往带有很浓重的功利思想,而动物对人类的爱却不仅仅是答谢那点残茶剩饭?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好心的放牛娃,天天把牛带到很远的山坡上吃草,因为那里的草特别嫩。有一天来了一群狼,把放牛娃围在了中间,放牛娃吓傻了。那头老牛不顾一切地冲进了狼群,一边用身体挡住狼的攻击,一边用角把小主人轻轻地推着走下了山坡。小主人得救了,牛却已是满身伤痕。如果说小鹿和田螺获得了人类的爱情,这个故事却无关爱情,但同样蕴含着动物对人类的爱,而且不顾自己的性命。
动物对人的爱是无私的,却不是没有条件的,它们要求被爱的人正直、勤劳、善良,往往还身处困境。有人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小鹿、田螺或老牛的青睐,而以为故事只有虚枉,那么请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具备阿黑的勇敢、谢端的勤劳、放牛娃的善良吧。当然,如果你正处在困境中,请不要放弃自己的美德,或许一个美丽的故事正在等待你来做主人公呢。
2009.2.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