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和鸡
哦,天哪!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叫《小鸟归去》的小短文,文中回忆了小时候哥哥帮我抓的一只小鸟,先是被猫所伤,后来由于思念着它的田野和天空,终于在一个雨天飞回了大自然。细细看下来,觉得自己写那篇文字时的心境都在里面了,不过还漏掉了一个细节,就是小鸟在我家落户以后和一群鸡的相处情况,今天补记在这里,算是对这段往事的又一个发现吧。
那只小鸟刚来的时候总是要逃跑,只好用一根绳子绑住它的腿,绳子上拴个小东西,让它不致于飞走。被猫咬伤以后,它竟然不要逃走了,妈妈把它的翅尖剪掉,任它四处走动。它就是这个时候第一次被批准离开房间走到院子里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它对同伴太过思念,竟然毫不犹豫地向一群鸡跑去,还发出一串颇为悦耳的鸣叫——自从到我家以后,它出除了惊叫就是抗议,似乎那好听的歌声在被抓住时吓忘在田野里了。是什么让它回忆起丢失了这么久的欢叫?是那些鸡的身上也有羽毛吗?是那些鸡的眼神吗?我不得而知。小鸟和鸡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血缘关系?鲁迅先生说过狗是狼的近亲,那么鸡应该是鸟类的驯种吧。小时候我不知道去想这些,现在也还是想不明白,不知道它们之间是不是相当于人类中不同人种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这样,小鸟从此可以不那么孤单了。
然而小鸟似乎在判断上发生了失误:它的歌声再动听,鸡们未必能够听懂;而鸡的羽毛早已与飞翔没有什么关系了。所以鸡们并没有理会小鸟的热情与歌声,反而发出了一连串咕咕咕的警告。或许小鸟听出了这声音里威胁的含义?或者它感受到气氛不那么友好?总之它觉得不对劲了,一下子愣在了那棵大枣树下,一动也不动。我知道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不知道那时小鸟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
小鸟和鸡的第二次接触是一个阴沉沉的下午。仿佛是要下雷雨了,很多小虫子都飞得很低。小鸟从屋子里跑出来,凭着它不太完整的翅膀似飞似跳地捉虫子。大概太久没有自己找东西吃了,就像常年在外漂泊的人突然吃到了家乡的饭菜,它高兴得大声鸣叫。那是真的高兴,我虽然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也能感觉出来和我喂它时的叫声不一样,不是那种自言自语似的低吟,纯净中带着些野性,好像忘记了自己现在依然和鸡为邻。一只大公鸡听到小鸟的叫声,凶神恶煞地从草垛旁跑过来,拍着翅膀去啄小鸟。小鸟大约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竟然不知道躲避,只是把头缩下来,等待灾难的降临。幸好妈妈正在不远处收拾晾干的衣服,跑过来把大公鸡赶走,才使小鸟得空逃回屋里。妈妈斥骂那只大公鸡:别看你个子大,要是扔到野外,黄鼠狼先把你叼去!这倒是真的,换到小鸟生活的环境里,弱者绝对不是小鸟。所以,鸡只能依赖着人类生存。
那次以后,小鸟好几天不敢走出屋子,一个人躲在墙角,很是落寞。它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是在想鸡为什么容不下它,还是想如何才能和鸡走到一起?
不知小鸟是否已经想明白,一只老母鸡带着它的小鸡,一路咕咕咕地走过来。小鸟又一次走出屋门,一声不响地跟在小鸡们的后面。老母鸡肯定发现了它,但并没有过来驱赶。走了几步,小鸟大约又记起了自己的孩子——它就是在孵小鸟时不肯离开鸟蛋而被捉住的,如果不是恋着那几枚蛋,哥哥怎么可能捉住会飞的小鸟呢?——它突然发出一串柔和的叫声,似乎在呼唤那些毛绒绒的小鸡雏。谁知它的叫声立即惹恼了老母鸡,浑身毛羽根根乍开,像刺猬一样冲向小鸟。有了前两次的经验,小鸟不再蹲下身子等着母鸡来啄,它立即转身调头跑回了屋里。哥哥拖了根树枝来打母鸡,说:这些鸡什么病啊!明知道小鸟怎么不了它,干嘛老是来嗛它!妈妈可舍不得她的母鸡挨打,一边来拦哥哥一边说:你没看出来啊,小鸟不叫没事,一叫鸡就不让了,大概是鸡听不懂小鸟的叫声吧?
是啊,地上行走的鸡怎么可能听懂天上飞的小鸟的叫声呢?所以它不能容忍,剪了翅膀的小鸟如果不叫,和鸡又有什么区别呢?
后来小鸟长齐了翅膀飞走了。我一直以为它是忍受不了孤独和寂寞,心一直在田野,现在看来和鸡们也有一定关系呢。如果鸡们友善地接纳了它,它是不是就不会在一个雨天毅然飞走?那它就真的跟一只小鸡没什么区别了,或许也不会让我想着它这么多年。
2009.2.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