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硕果存高枝

(2009-02-08 23:46:49)
标签:

感悟随笔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硕果存高枝 硕果存高枝
哦,天哪!

    刘燕敏的散文《有果子的大树常被人扔石头》不知读了多少遍,每次都被其中深刻的道理所折服:只有果实累累的大树才被人扔石头。多么真实的生活现象,却让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生活总是要捉弄那些有所建树的人。
    明白之后,便有些惴惴。我的不安不是因为自己正在成为或者可能成为一棵被人扔石头的树,而是因为这种生态环境。有人可能会说我杞人忧天,等你被人扔了石头再惴惴也不迟。这样说我,我无话可说,因为说这样话的人必然已是果实累累。那么我要问一句:被扔了石头是不是感觉很自豪?我想,大多数被扔石头的人可能未必有这份豁达之心。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那棵大树的吧:
    山上有棵银杏树,合抱那么粗。大银杏树挺拔如苍松,硕大的树冠遮天蔽日。
  “树大了就结石头吗?”儿子问。
  “怎么可能呢!”我答。
  “那上面为什么有石头?”儿子指了指山上的树。
   我们顺着儿子的小手看去。果然,一棵大银杏树的树杈上布满了小石头,并且有的石头已“长进”了树里。

    那长进树里的石头是什么?不要以为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果,就对世间的一切伤害都不介意,那样的生活是自我麻木,至多算是心理上占了优势。就好比一个淘金者发现了一个大金矿,暂时忘记了跋涉的辛劳和满身的伤痛;当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金子并不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会不会躺在洒满阳光的山坡上抚摸着累累伤痕,意识到当初其实非常艰辛?
    为了不被别人扔石头而不结果实?作为树是做不到的,因为它的生命节律并不完全由自己决定;而人是可以做到的。然而即便做到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又能逃脱悲惨的命运吗?《庄子·山木》中说:“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这实在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寓言,不是无路可走,怎么会想出从夹缝里逃生的法子!然而结果子和长木材还有不同,你总不能处于结果实与不结果实之间吧。
    说到这里,人生在世似乎已无路可走了,难不成要学阮籍作穷途之哭?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偷枣子的经历:那些长在低处的枣子可以用棍子去敲,稍高一些的必须爬上去摘,而悬于枝头的就只好望而兴叹了,因为攀得太高难免胆怯,一怕枝子太软掉下来,二怕爬到高处被人发现。几次偷过,低处几乎一粒不剩,大枣子全在高枝上了。扔石头也应该是相同的,谁能把石头扔到力不能及的高处呢?
    记得大学快毕业时,我们一起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老师,我们就要走上社会了,应该如何应对工作中嫉贤妒能现象?先生笑笑,他可能觉得我们这个问题问得太早了吧,因为虽然是他的学生,也还够不上“贤能”的标准。但是他的回答却很认真:当你觉得自己刚刚高出别人一头的时候,请把头低下来,让别人觉得你和他一样;当你比别人高出两头的时候,你才可以把头抬起来,因为这时别人对你已是仰视了。先生的学历是高中毕业,先生的职称是教授,我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充满了斧锯、石头,甚至还有小偷小摸吧?这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包含着多少磨难和辛酸,才凝聚成如此简约的人生智慧。
    翻开中国历史,有多少名言是告诫我们要谦虚谨慎的?从古至今,我们就一直在接受这样的训诫,从而造就了中国人喜不形于色的民族心理。为什么高兴时要装作低沉?为什么有了成就还要夹起尾巴做人?还不是害怕那些无故飞来的石头!高标准做事,低格调做人,依然是今天为人处世的主旋律。那就让我们耐住性子成长,等到有了足够的高度再一夜之间结出硕果吧。
                                                           200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窗冰花
后一篇:硬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