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惹不得
——电视剧《红楼梦》观后
哦,天哪!
今天终于带着这届学生把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看完了,历时一百多天。这部片子前后大约看有七八遍了吧,总是看不够。电视剧的后半部分和小说相差很大,虽然有人说它没有忠实于原著,可是我喜欢这样的结尾——在那白茫茫的大地上,留下宝玉远去的真实背影,不是比那缥缈的幻影来得更斩截吗?况且《红楼梦》的续编本来就乱纷纷的,谁能说自己的理解就是雪芹先生的原意?高鹗的续写已经让人觉得拖泥带水、在毁灭中夹杂了新的希冀,再加上一群老头子东说西说的,早就把一个好端端的故事搅和得乱七八糟了,倒不如让贾府彻底崩塌、使人不再生出妄想更好些。
从故事里走出来,仿佛经历了一次炼狱,爱与恨的纠缠、权与利的争夺、是与非的颠倒、幻与真的混淆……让人觉得疲惫、厌倦。一个人走在阒寂的冬夜,突然觉得饥饿、寒冷离肉体很遥远,远到不值得挂怀,正如贾府上下最后经受的一切是当初不曾想到的,焉知我们今天承受的一切不是曾经惹下的灾祸?宝玉在雪地里看着贾雨村蹲在囚笼里被已戴上乌纱的当年葫芦庙里的小沙弥押解而行,发出了他脱离牢狱后唯一一声大笑,不在意的人可能以为他在笑因果报应,我以为不是,那笑声里分明有一份超然;他似乎已经忘记了饥饿、寒冷与屈辱,因为有一种东西比冰雪更冷酷,他的笑正揭示了造成这种冷酷的缘由。
是的,历时太长了,许多人物和事情都纠结在一起,乱糟糟的理不出头绪,也不想理出头绪。只有一句话记得非常清晰,那是香菱告诉宝玉说薛蟠要娶亲了,宝玉担心地说那你怎么办,香菱很不高兴地说:难怪人家说你是招惹不得的!宝玉果然是招惹不得的,因为他太清醒了,不久香菱不就死在了薛蟠和夏金桂的淫威之下了吗?宝玉的清醒当然不只是这一点,他始终在逃避着一些东西,在逃避中保持着一个清醒者的本性。
不能招惹的也不仅仅是宝玉。招惹是必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而这个世界又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呢?信任亲情?宝玉所珍爱的女孩子们正是在亲情的掩护下被驱赶、消亡;王熙凤事败投向姑母,王夫人揸开双手碰都不敢或不愿碰她一下……信任友情?薛宝钗曾一度征服了黛玉,结果在候选失败以后取而代之成了宝二奶奶;宝玉和琪官的友谊差点给贾府惹来灾祸,落得一顿皮肉之苦;雨村大人因贾府之力而飞腾,连宝玉都说他最后是落井下石……信任爱情?那些污七糟八的情欲就不说了。黛玉因爱情无望而病,因爱情有望而生,因爱情绝望而死;金钏的感情还未萌芽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司棋因爱而受辱,终至于死;袭人对宝玉可谓用心良苦,贾府遇难后迅速投入他人怀抱,还企图告诉她的宝二爷自己过得不错,可惜此时的宝玉已经看破一切,不想再听她那假惺惺的表白……有人信任金钱,千方百计地聚集体己,最终算尽了自己的性命;有人信任品行,带着个孤儿苦熬,最终不知所终;有人信任皇权,以为有了这个靠山便可以为所欲为,结果山崩地裂,成为覆巢之卵……最后一个走出大观园的是惜春,她眼看着嫁的嫁得悲哀,死的死得凄惨,大约觉得这世上什么都是靠不住的,悄悄地走出红门走进了空门,能不能救得了自己还要看她以后的造化。
只有一个刘姥姥,原本是那些豪门贵族戏耍的对象,不想能够为那点无情之情而不惜倾家荡产伸手相助的只有她。看着老人家前前后后膝盖当路走的畏葸,不由要一洒辛酸而又敬重之泪。——这是一部《红楼梦》中唯一可以靠得住的情感的根据地,可是那点人性是多么渺小而卑微啊!
既然都靠不住,也就不能招惹,招惹靠不住的人和事无异于玩火自焚——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佛家所说的“空”,如果是,也算得上我对这世界认识的进步了,这是以前读小说、看影视都不曾看出的,大约是人的经历越来越多的缘故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其实雪芹早已在一出戏里点化过了,只是除了宝玉这样的“闲人”,没有人来理会罢了,滚滚红尘中,正不知一个个都在忙些什么。
2008.12.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