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书[10]

(2008-11-08 23:22:46)
标签:

生活百态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天书[10] 天书
哦,天哪!

    说真的,这个话题我很想一直写下去,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不停地回忆、搜索,虽然这些文字里写的是不同孩子的母亲,可是她们和我的母亲是相通的,于是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在一个个很有些清冷的夜晚从我的心头轻轻滑过,温暖着饱受母爱滋养的心田,也慰藉着已经失去母亲的儿子的枯黄的季节。写得越多,关于母亲的话题也越丰厚,但是我知道,即便穷尽一生,我也不可能把母亲这个话题写完,因为年老的母亲不断地离开这个世界,而年轻的母亲同时在这个世界诞生——从情感上说,母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旦靠近它就很难拔出脚下来;从文字上说,母亲是一本没有页码的大书。
    说到大书,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儿,歌名叫《读你》: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喜悦的经典,美丽的诗篇。
   你的眉目之间,锁着我的爱怜,
   你的唇齿之间,留着我的誓言。
   你的一切移动,左右我的视线,
   你是我的诗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当年唱这首歌儿的时候,母亲还在,我是把它当作一首情歌来唱的,可是今天我却觉得这首歌儿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诗篇。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唱给姐妹、恋人、妻子的歌儿也是对母亲的礼赞?
    永远也不会忘记《红楼梦》里的两个细节。宝玉对女性的评价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但是他并不是对所有女性都尊重的,在斥责芳官干娘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怎么好好的女子一旦嫁了人便变得如此凶狠。另一个细节是宝钗向薛姨妈撒娇,黛玉看了在一边伤心,因为自己是个没娘的孩子。两相对照不能不让人悟出其中的道理:有娘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理解做娘的好,只有失去娘的孩子才懂得回味母爱的珍贵。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文对母亲、母爱进行解读,可是谁敢说自己真正理解了母亲和母爱?对于母亲来说,孩子是一本薄薄的史书和一首没有结局的幻想曲,里面记载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更多的是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期盼;而对于孩子来说,母亲则是一部博大而艰深的史诗,故事曲折,情感复杂,哲理深奥,任你翻阅多少回,依然能读出新的含义,听出新的旋律。
    还有一首歌儿叫《懂你》:
    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
    我们真的读懂了自己的母亲吗?我们真的读懂了天下母亲吗?这怎么可能,母亲是上苍送给每个孩子的一本天书啊。有一天你跪在母亲的坟前,你能把母亲留给你的一切讲给她听吗?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解读母亲的:“母亲是一种职业,是一种无薪水的工作。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身心投入,这份劳碌的烦杂的永无止境的工作,母亲们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对于她们来说,做母亲,是自己一生最大的事业。
  母亲,只有两个字的一个词,轻轻地读出来,却又是如此沉重。它积淀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时间和汗水,还有那么多的债务——子女们欠下的,永远也不能支付母亲的工资。”
    我不想评价这篇文章的是与非,想讲几个关于动物的故事:
    每个产卵季节,企鹅母亲一般会产下两个蛋,不过只有一只企鹅宝宝能够见到母亲,因为企鹅母亲只孵化其中较大的蛋,而另一个则通常会被母亲无情地踢出巢穴。有的企鹅母亲虽然也会把两个蛋都孵化出来,但是之后由于企鹅母亲把大部分的食物都喂给个子较大的企鹅宝宝,较小的那只大多被饿死。
    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放在上面,做成巢。小鹰长大,老鹰让巢露出石子和荆棘,小鹰只好飞走。
    母鸡不是老鹰的对手,可每当母鸡看见老鹰想要捕猎自己的孩子时,母性的本能会让母鸡在紧急危难之际,奋不顾身地扑向老鹰、并大声呼叫起来,让未必是自己所生的孩子提高警惕,接着便和老鹰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老鹰也许是作贼心虚,飞上半空盘旋,而母鸡则张开翅膀,呼叫小鸡钻入自己的翼窝。
    一位猎人某一次出猎,很多天没遇上一个猎物,于是他心中充满了怒火。中午时分,他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山坡上走过来一头肥大的羚羊。猎人好一阵激动,拿起枪,悄悄接近羚羊,然后端枪瞄准……这时,羚羊显然己经发现了猎人,但她并没有跑开,而是对着猎人跪了下来。猎人愣了一下,因为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但是杀气腾腾的猎人哪里顾得上多想,仍然扣动了扳机。美丽而善良的羚羊应声倒地。猎人冲上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头即将临产的羚羊妈妈,为了孩子,她向敌人下跪求饶;当灾难不可避免的降临时,她用自己的头颅挡住了罪恶的子弹,让自己的孩子减少痛苦……
    这样的故事不知能收集多少,虽然是动物,是不是也可以放入《母亲》这本天书?

                                               2008.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天书[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