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书[1]

(2008-10-29 23:27:58)
标签:

生活百态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天书[1] 天书
哦,天哪!

    天,颠也,至高无上。書,著也,用笔使文字显明。
   天书:1.帝王的诏书。2.道家称元始天尊所说之经,或托言天神所赐之书。3.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

    在生活中总是遇到一些一时无法理解的人和事,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直到某个契机到来,心中才豁然开朗,原本难懂的“天书”,竟会在一瞬间如冰雪消释,现出文字背后的真谛。

    一直以为自己所接触的第一部天书,是家乡锦屏山将军崖上新石器时代的壁画,先民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刻画的纹面、鸟毛头饰、植物究竟是什么意思?出于好奇和不得真意的苦闷,我先后几次前去探看、揣摩;也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许多相关的解释,归结起来就是“崇拜”。或许我们只是用我们的心理去推测先民,因为在那个时候要在岩石上刻这么大面积的图案,绝不是一件小事情,任何落到实处的解释都可能是自己心理的投射,而非古人的本意。就当它是一部天书吧,我万般无奈地这样挂断了自己的思绪。古人崇拜太阳、月亮和一切自然,今天我们崇拜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窥视古人的内心世界?自人类不再顺从自然和社会起,似乎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信仰,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太多,因为太多,所以也就相当于没有答案。
    有时仰望天空,忽然觉得那缭绕的云便是答案。许俊文在《乡村的风》里说:“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这天书写出的当是乡村恬静氛围吧,而云告诉了我们什么?不论那云是来自江河湖海,还是来自污泥浊水,只要经过了蒸腾,就可以示人以洁白,就可以在空中来去无牵挂。这个意象很积极,至少可以让我这样想:我的肉体可以贫寒,可以卑微,可以混迹于尘嚣之中,但只要心灵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像云一般飘逸。但这样的理解只是执其一端,我可不可以说:不论原来是什么人,只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让万民仰视?那云,还真是天书。这一部天书要比先民的摩崖石刻来得早,大概可以算得上第一部天书?
    然而还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第一个能看清的东西,怕是母亲的那张脸吧。小时候看母亲的脸,总是写满了微笑。有什么好笑的呢?那个小生命给你带来的辛苦是那样多,为什么你总是对着他微笑?后来,母亲原本光洁的脸上渐渐有了细纹、皱纹、褶皱,那深深浅浅的沟沟是如何一点一点刻画上去的?再后来呢?随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变化、随着我们支配这个世界能力的增加,母亲的表情也变得复杂起来,复杂到我们不知道那颗日渐苍老的心里装着什么。母亲常说“妈妈的心,就是一口泔水缸啊”,是啊,儿女的酸甜苦辣都可以向里面倾倒,然后一走了事,谁还能辨别出一位母亲的心里装着什么样的语言?这样看来,母亲才是我们的第一部天书,只要我们轻轻翻过我们不曾涂抹过的扉页,这部大书就会给我们无数的喜悦、同情、愧疚和猜测。
    是的,母亲是至高无上的、文字永远铨释不完的、上天赐予我们的、难以读懂的天书。找到了天书的所在,我的这篇小文字就有了具体的走向。就让我们拿出一点时间,好好的读一读母亲吧。
                                                        2008.10.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天书[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