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做生意
哦,天哪!
一直觉得做生意是件很有趣的事,你看,从这边进货,到那边出手,这钱就赚来了,多有意思,比俺们站在讲台上喊得口干舌燥、课后点灯熬夜可轻松多了。所以,很长时间就一直想试试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厦门的时候,哥儿几个就一直念叨着这件事,想着从俺们家乡弄点什么让福建的哥们儿卖,再从福建弄点什么来俺们家乡卖。但是,读了点书的人似乎想的永远比做的多,玩的成分永远比生计的比例大,至今那边的哥们儿也没把水晶店开起来,俺也没能在家乡开起一家炖罐小吃店。为了做生意俺还学过叫卖,什么“老鼠药药老鼠,药死老鼠有好处”之类的,也帮的哥招揽过客人。如果为自己吆喝那会是什么感觉呢?
终于忍不住,决定下水一试身手。前几天从网上淘弄来几个儿童玩具——看俺张罗的买卖就知道玩才是目的啦——今天放在一只小包包里拿到海滨公园去卖。很不巧,昨天一场台风刚过,空气里到处飘荡着秋天的味道,平时人如潮涌的海滨公园竟然没有几个孩子。俺不气馁,悄悄从包里拿出两个陀螺和孩子在大理石地面上玩起来。夕阳还没有完全消褪,陀螺光线很不明显,但是音乐声却很清脆,很快吸引了几个孩子和家长,跑过来看俺们玩。这一看不要紧,习习的晚风里,俺竟觉得浑身躁热,仿佛自己正在构建一个小小的阴谋;要是平时,俺一定会给这些孩子讲讲原理,或者请他们也来一起玩,现在却不知道说啥好了,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好玩吧?倒是俺那五岁的犬子,大着嗓门儿喊了一句:全国最低价,最后三天啦!也不知他从哪儿听来的。他这一喊不打紧,俺的汗立刻流到了下巴,拖着孩子就跑,背后有没有人笑就不知道了。
坐到沙滩边的椅子上,脸上像被剥去一层皮,火辣辣地难受,好像所有人都在盯着俺看。俺想起《人生》里高加林从学校回到家后第一次去卖馍的故事,他在赶集的路上跑到小树林里去试着叫卖,张了半天嘴就是叫不出声音。当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俺曾想:这有什么呀,不就是卖点东西嘛,为了生活有啥不好意思的,换了俺就敢喊,“卖馍,又白又香的馍”!那时俺还在上高中呢,现在俺知道,那声吆喝还真不容易。平时在街上听到那些生意人变着花子吆喝生意,觉得烦人而且可怜,现在承认那也是本事,是很了不起的生活能力,俺服了。
平静几分钟,偏偏音箱里传来什么广场管理规定,平时可能也播的,但今天才听到说的是什么内容,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准私自摆摊设点、兜售物品。俺的个娘,怎么就像故意在说俺呢!以前听说做生意很难,工商、城管、卫生、税务、消防,谁都能找点麻烦,俺很不以为然,认为你遵纪守法不就完了嘛,谁知有些条条框框是防不胜防的,一不小心就撞上了。就俺这几个小玩具,如果真拿出来兜售,那就要处以五十到五百元的罚款啊,你说这五十和五百之间多大差距,你不动脑筋找关系,能行嘛!——还好,俺没拿出来!可是俺那犬子似乎意犹未尽,过几分钟就来一嗓子:全国最低价,最后三天啦!吵得俺浑身鸡皮疙瘩,赶紧吓唬他:别叫了,再叫人家罚款了啊!这一吓唬,还把他胆子给吓大了,嘀嘀咕咕地说:谁敢,我和我爸把他摁到沙滩上。然后又是一句:全国最低价,最后三天啦!
唉,天生不是这块料,怨不得别人。谁都知道现在这社会饿不死人,可像俺这样的人,那也只好饿死。带着孩子鬼鬼祟祟地逃离现场,别再遇到个熟人、犬子把俺的这点破事儿给兜出去,那可就要跳海啦!爬上海滨大道,看见马路边的玩具摊儿摆成了长长的一条龙,灯光闪烁,音乐阵阵,男女老少悠闲自在地聊着天儿等待客人来选购,说不出心里有多窝囊。俺那犬子大概看惯了这情形,又来了一嗓子:全国最低价,最后三天啦!俺一把把他拉上电瓶车,没好气地小声呵斥:别叫了,我们拿回去送人,不卖了!
这第一批货砸手里了,这玩笑以后俺再也不开了。
2008.8.2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