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的质量

(2008-05-26 23:56:05)
标签:

生活杂感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记忆的质量 记忆的质量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回到老家,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不知怎么就扯到各自的记忆上去了,大约是在回忆彼此在彼此记忆里的一些故事吧。有两个家伙突然宣布,他们的记忆和别人不一样,最明显的特征是记忆十分短暂,大脑像电脑一样可以随时清空,别人说起和自己一起经历的一些事情,自己已经毫无印象。说完两个人还郑重其事地碰了杯。我不知道这件事他们是否也会过后就忘,看当时得遇知己的情形,一时半会儿是忘不了的——这留待以后检验吧。
    我的记忆应该说还不错,连很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得,而且有细节,所以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让我的记忆代为保管。看起来这是我的优势,然而,没有遗忘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苦难比快乐更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总是被过去的苦难伤害着,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嘛!为了克服苦难记忆的伤害,我要不停地告诫自己:心胸要开阔,不能斤斤计较;性格要豁达,不能鸡毛蒜皮;做事要果断,不能瞻前顾后。

    许多人记忆衰退以后常感苦恼万分,但没有人承认,记忆不衰退也并非上天特别眷顾。万物有得必有失,这大概也算是一条铁律了吧。所以我经常在学生面前抱怨我的记忆,我说:你们不知道啊,我大脑里的垃圾文件太多,而且多是以图片形式保存的,占了很多空间,影响检索速度;还都设了密码,无法随意删除。学生正苦于记不住那些知识点呢,还以为我在撇清,对着我呵呵地笑,好像我说了一个弥天大谎,真是无奈。
    为记忆所苦不仅仅是因为记住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也不是因为记住了一些令人苦恼的事情,关键在于记忆和真实情况经常并不是完全相符的。可以这么说,所有被记忆的内容,都是经过主观加工的,至于和当时的真实情况有几分相符,便无法考证了。
    比如说吧,曾经有一哥们儿跟我处得不错,用他的话说是“特铁”,至于铁到什么程度也不好用语言来描述,差不多就是古人说的通家之好吧,说话从来不用拐弯抹角。离家几年,哥们儿做官了,有点小事想让他处理一下,电话打过去,我便直呼其名,说遇到点小困难,帮我弄弄。谁知哥们儿吭哧吭哧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弄得我不知发生了什么状况,只好另找渠道。后来一个朋友递话过来说:你怎么能人前人后直呼其名呢,弄得人家特没面子,你让人家怎么帮你啊!我愣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想明白了,这怪不得哥们儿,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嘛。电话又打过去,人家不接了,再打,“对不起,您呼叫的用户已关机”,变成个女的声音,郁闷。在我的坚持不懈下,终于哥们儿又接电话了,我赶紧说:某某科长,我有点事儿不知怎么办,请您指示一下。科长非常爽快地说:你找谁谁谁就可以了。我等了两三天,只有不到十个字就成了。我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有问题解决后的欣喜,有对科长的感激,还有对记忆中一些没有丢掉的东西的失落……我想,如果我不记得我们曾经的那段经历,和一般人一样孙子似的送点礼、请请客,可能就不会有这番羞愧和惆怅了。——可是,真的是记忆给我制造的麻烦吗?我不敢相信,但不信也没有用,新的记忆明明白白地放在大脑里,想赖都赖不掉,但愿上帝能帮助我,让我尽快忘掉这次记忆,只记住以前一起散步、一起坐在海边吃月饼的往事吧。
    记得一个老哥跟我讲过这么一件事,说小时候他家成分不好,父亲被打倒后病故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凄惶。母亲想起父亲在位时曾经帮助过某人,现在去求求人家给大儿子安排点事做,改变一下家里的处境。结果人家早就忘了求过他父亲这件事,还说自己立场不能不坚定,帮助坏分子的子女,弄得母亲哭天抹泪的。还好,这兄弟二人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恢复高考以后先后考上大学,而且都做了个不大不小的干部。那家遇到困难又来找他,他不想理他,母亲说:多记人的好,少记忆人的恶,他老婆不是还给咱家送过一双旧鞋吗?能帮就帮一把吧,人活一世谁不需着谁呢?再厉害的人死了也还要别人抬去埋呢!老哥帮了那个人,但心里不无感慨,他说古人说得好啊,“贫在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语调十分苍凉,全没有那种以德报怨后的自得。
    有时想想,记忆的好坏真的无所谓,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靠权势、靠经验、靠记忆来解决的,靠的是人品和情感,而人品、情感和记忆有关无关,我一时还说不清楚。如果人能做到该记的记住,该忘的忘掉,那就理想了,就像那位老母亲说的“多记人的好,少记忆人的恶”。
                                                       2008.5.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米粒儿
后一篇:路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