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杀马

(2008-04-17 23:52:19)
标签:

往事如烟

情感

分类: 生活絮语
1.gif 杀马
茶余饭后: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几个同事在餐厅就餐,吃的是红烧猪手。可能是毛没褪干净吧,老马问老朱:老朱,怎么你们本家的手没洗干净就拿来吃?老朱心知老马后面将有怪论,立即回避了这个话题,说:马蹄子倒是不长毛,烧来你吃吗?边上几个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添油加醋地炒作起来,无非是证明这两位都是四条腿的家伙。
    老马自知惹火烧身,不像老朱死马当作活马医,他索性死猪不怕开水烫,嬉皮笑脸地说:你们吃过马肉吗?马是不能吃的。然后又转向我问:你在东北生活过的,吃过马肉吗?我当然吃过,不好吃,纤维太粗,而且肉里总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但是我不能说,因为马真的不该吃。
    二十多年前的东北,虽然说机械化程度比关内要高一些,但是在我们林区主要运输动力还是马,所以人们对马的爱护和尊重,没见过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比如说有一次马惊了,当地人叫“毛了”,四匹马拖着一辆大板车在路上狂奔,车上的东西被抛落一路,车把式(当地人叫“老板子”)边拉缰绳边喊,快让开,马毛啦!其实他自己随时可能掉下来摔出问题,就是这样他也舍不得抽一鞭子。路上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吓傻了,一动不动盯着飞奔而来的马车。人命关天,老板子终于出手了,叭地一鞭子抽在辕马的耳根上,辕马知道主人真的生气了,四蹄前探,屁股往后一坐,马车扭了一个弯停下了,离小姑娘还有不到十米。老板子跳下车,把小姑娘抱起来,冲着跑来的妈妈用很粗的话责骂:你这个×老娘们儿,连个孩子都他妈看不好!一会儿让你家掌柜的把你给休了!然后气呼呼地走过去,轻轻抚摸被他抽出血的马耳朵。他不是对那个×老娘们儿真生气,他是心疼与他朝夕相伴的马啊。
    用马的人如此,养马的人更是精心。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他们每天夜间都要起来几次给马加草加料;过一段时间还要给马嚼盐粒子,这样马的口里才不会生疮。东北的冬天多冷啊,滴水成冰不足以形容其冷——这么说吧,你抓了只老鼠,不用打死、淹死、烧死,把它的尾巴贴在石头上、铁上或者冰上都可以,吐一点口水就可以把它冻在上面,你别看这家伙平时欢得很,粘上去几分钟就会冻死。但是当地人都知道,牛马站冰房,牛栏马舍里不能热,否则会生病。养马人就要在这样的夜晚从热炕头起来喂马。他们还要观察,如果哪匹马不肯吃草,或者总是想卧下来,那就是生病了,他们就要守着,第二天要和老板子交流情况,直到马正常了才给使用。凡是他们觉得不放心的马,第二天谁也别想用,这不仅是爱护马,也是对用马的人负责,因为有时候马不吃草不是生病,而是情绪不好,这样的马用起来是很危险的。
    那时候到处都有马的英姿,可是没有人敢随便抓来骑,要是哪个孩子偷偷骑马,会被骂个臭死,因为那些苞米、大豆、谷子都要靠马来耕种和运输;特别是那些庞大的原木,更要靠马来拖运。不尊重马,就是不尊重大伙儿的生活依靠!逢年过节,猪牛羊鸡鸭鹅可以随便抓来杀了吃肉,马不行,马老死了要埋掉,病得不能治了要拉到山里去枪毙,然后埋掉。
    然而,有一匹马却要被杀了。这是一匹黄骠马,曾经发性子踢死过一个老人。当时老人的儿子找到村长说:我们要弄死这匹马给俺爹报仇!村长说:应该的。但是现在不行,它还要干活。等它老的时候交给你们处理。村长的话说得有道理,兄弟俩点头同意,从此没再和这匹马为难。但是黄骠马没能活到老得不能干活,它在一次耕田时被树根扎伤了一只前蹄,治了一年多也没治好,成了一匹只吃不干的废马。按常规,这匹马是要被拉到山里枪毙的。村长找来那兄弟俩说:这匹马没用了,我把它的命交给你们吧。
    经过两三年的平复,兄弟俩已经恨不起这匹马了。但是父仇不报是很丢人的事情,据说对后代不利。于是他们把马牵到大河边,用绳子缠绕在它的四条腿上。我们还小,听说要杀马报仇,都跑去看。那匹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浑身不停地打哆嗦,但它不反抗,定定地站在那里,任人摆布。我不知道是它知道自己的身上背着人命,还是在一年多生病的过程中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反抗,嘴唇一颤一颤的。兄弟俩把绳子用力一拉,黄骠马就倒在河滩上了,项上的鬃鬣一根一根地直立起来,腹部剧烈地起伏着。那个哥哥举起一米多长的板斧,大吼一声:我要给爹报仇啦——可是他的斧头却停在了半空,落不下去,脸扭曲了,眼睛通红。弟弟夺过斧头,啊地一声,对准马的太阳穴砸了下去。一股深红的鲜血喷射出来。马把头用力地抬起来,对着不知道什么地方凝视了一会儿,眼球由黑亮变成深蓝,再变成暗灰,两行泪水决堤一样顺着长长的脸颊流下来,然后把头重重地摔在了泥土上,四条腿绷得紧紧的……
    我们虽然无知,但没有实在勇气再看下去,一声不响地离开了河滩。晚上,家家都分到了马肉——这是习俗,杀了牲口要请街坊邻居吃肉,对于街坊邻居来说这是一种荣耀,不能客气推辞。马肉煮好了,大人们都不伸筷子,也许他们还记得这匹马塌下腰来拼命拉车的样子吧?我吃了一口,不好吃,纤维太粗,而且肉里总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吃第二口的时候,我想起了马在被杀时的眼神,喉头一紧,把吃进去的东西全吐了出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是春天的傍晚,河滩上的泥软软的,上面长满了马最爱吃的嫩草;不远处的柳林早已一片翠绿,开着很多毛毛狗,有没有小鸟鸣唱没在意。我们一群小鬼头上戴着柳条缠绕的圈圈,正在玩打仗的游戏,一个小伙伴在被我们侦察兵击中的时候喊了一声“我要报仇”,然后慢慢倒下……就是在这时候,那匹黄骠马被牵向河滩的。
                              2008.4.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