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情如水

(2008-04-15 23:51:51)
标签:

心情物语

杂谈

分类: 生活絮语
1.gif 人情如水
茶余饭后: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从影视里大致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激烈,往往选择波涛翻滚的大海或大河,那一声声浪花飞溅的撞击,如重鼓敲击着观众的心扉;表现人物欢快的喜悦之情,则多选择潺潺的小溪或者微波荡漾的湖而,叮叮咚咚的水声和轻轻摇晃的波浪,让人感到一种跳跃的轻快或者微妙的温柔;如果表现人物内心郁闷或愁苦,则大多选择细雨绵绵的场景,那无声的雨丝让人感觉心里潮乎乎的,感情的湿度增大……情感与水从什么时候搭上钩的?这似乎不是太好考证,反正很早,《诗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是以水“兴”情,“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以水喻情……后来的诗词中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总之一旦情感和水搭上了脉,似乎就一直一起跳动,一起消涨,再也挣不脱了。什么样的情感都可以溶解到水里,于是就有了百味的水。
    “心如止水”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境界。水本是易动之物,一风一石都可以使之波澜荡漾,淙淙有声,正像面对花红柳绿的万千世界,人心总是处在千姿百态的冲击中、诱惑中,难免东游西荡。有人却说心如止水,这种震憾力恐怕比波浪滔天更强吧。记得看过一个电影,内容已经忘却,但有一个场面记得很清楚:一个古代法国士兵方阵,敲鼓吹号地向一个高地前进;高地上枪炮齐发,有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补齐队伍前进如故。终于,高地上人顶不住这种心理压力,弃阵而走。这就是止水的力量!止水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静止,更在于它的清澈,如果是一汪污水,那是不会让人感动的,只能让人恶心,这样的水应该叫死水。有些人只因为面对诱惑没有行动就宣布自己心如止水,那是高抬了自己,因为心里还有杂念。我不敢说自己心如止水,因为看到一些事情虽然嘴巴没说,心里还是不宁静的,期待、企望、不平、怨恨还在,因而总是觉得苦涩。
    “柔情似水”是对一往情深的女子的赞美。有时我在想,为什么要说女子的柔情似水呢?除了上面所说的纯净柔婉,应该还有别的内涵。比如说“暗送秋波”就不是似水柔情,因为这样的情感缺少一种沉静和纯度,尽管行为是内敛的,但内心是张扬的;因此这个词常常和不端庄紧密相连。真正的柔情并非攫取,而是一种滋润,把情感溶于智慧和修养,让对方在平凡细腻中感受到被在意、被呵护、被尊重,因而也就只能被征服。这种水滴石穿的力量来自于坚韧,脆弱的人只可能有柔情,但绝不可能似水;张扬的人只可能似水,但绝不可能溶解进柔情,那就是波涛是洪水了。有的人可能喜欢去征服洪水,更多的人会逃往高地。似水的柔情如淡淡的绿茶,而不是浓烈的白干。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友人之间交往的高度。如果人与人之间夹杂着太多的利害,就必然不能长久;有人说“淡漠是一种最稳定的情感”,这话要听仔细,淡漠不是冷漠,温度太低水就凝固了。淡,是一种空白,是彼此之间可供进退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避免感情上的占有和隶属,从而使得感情在朋友之间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达到流水不腐的状态。急功近利者往往表现出“如鱼得水”而不是“鱼水情深”;浮躁轻诺者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不会为友谊如“水之就下”那样恒定与无可阻挡;冷若冰霜者似乎多是无情之人,热血沸腾者常有炙手可热之徒。唯不急不躁、灵犀相通的朋友,才是陪你品尝人生百味的良友,清淡如水的感情里才可以融入酸甜苦辣,才可以让你的味觉始终保持清醒。就像两个国家,虽然山水相连、一衣带水,但不能互相胶着牵制,这才是友好邻邦。
    真水无香,这是水的品质——包容,灵动,沉着,绵长。有人说水是大地的眼睛,其实水更是人的气质和品位。
                                 2008.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