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光在前[1]

(2007-10-19 00:01:57)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生活记录

分类: 生活絮语
烛光在前[1] 烛光在前
茶余饭后: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和我的老师走散,已经有些年头了。
    他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我做过他三年语文科代表。教我的时候大学刚刚毕业,但是已经显示出渊博的语文知识和洒脱的教学风格。我在高一时曾经因病休学一年,复学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班级已经有了语文科代表,但是不久他就让我替换了原来那位同学。休学那一年,我除了看一点课外书,几乎没有摸过课本,进班以后很多字都写不流畅,我不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决定让我做他的科代表的。但是,这件对老师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插入一个陌生的班级,开头总是很不适应,因为没有人了解,所以难免有些孤独。老师突然在班上宣布我做语文科代表,一下子把同学的目光转移到我的身上来,这对那种处境中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出于感激,更是出于对老师才华的敬佩,我对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听课、记笔记、预习和复习,处处走在前面,因而语文成绩也就扶摇直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科代表。
    小时候在东北长大,普通话底子比其他同学要好一些,我的老师普通话不太好,上课总爱让我读课文,为了把课文读好,每篇课文还没有讲,我就已经读得非常流利了。遇到生字就查字典,这样读音就更准确,也比其他同学多认识了很多生字。印象最深的,是读茹志娟的《百合花》,一篇有点长的小说,读到小媳妇问小战士“你还没有媳妇吧”,我的脸烧得不行,读得吞吞吐吐,真不知道这样的话为什么也会让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害羞。老师说读得很好啊,这有什么难为情的呢?来跟着我读。他带着我把那几句读过去,我和同学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他带读的时候,我偷偷用余光扫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忍着笑——他也还是个大小伙子,也还没有对象呢。读书这件事情,不仅训练了我的语音语调,也加深了我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我课堂发言的胆量。老师进行课堂提问时,总是先问其他同学,当大家都不能解决的时候,老师就把目光移向我,我便举手发言;同学们把问题回答得差不多时,老师还要跟一句:×××,你有不同看法吗?开始没有心理准备,就随便说说,后来就会绞尽脑汁想出不同的见解,甚至还意识到老师想把话题向哪个方向引,和老师的配合就更加默契了。
    为了胜任科代表,我向老师借书来读,那时的课程不像现在这么紧张,到高二时,我就把老师大学里学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形式逻辑》都读完了,而且做了详细的笔记,课外和老师交流时就有了很多共同语言。老师经常在我的同学和其他老师面前说:×××真是学语文的天才!其实我和老师都知道,我的语文都是在老师的鼓励下,花了大力气学来的,哪里有什么天才!
    有一段时间,学校搞什么活动,具体内容记不清了,总之是要向广播站投稿。当时我已经兼了班级的团支书,宣传的事情理所当然地落在我的头上。可是我没有信心,班上文笔好的同学很多,何况还有很多学长。老师找到我说,怎么一直没听到你写的稿子?我说我写东西怕是不行。老师说,我的科代表怎么会不行,我的科代表怎么能说这样没底气的话!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一篇悄悄投到稿件箱里,谁知当天中午就播出来了。听着自己的文字在校园、在小镇的上空飘荡,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名字,那种喜悦在心里砰砰地撞击,于是一发不可收,不管有没有采用,每天都在寻找可写的话题,午休或晚上写好,投到稿件箱里去,然后焦急地等待。我投稿成功激发了一批同学参与写稿。
    活动结束以后,老师说,不要没有活动就把写作丢掉,以后你们就写日记吧,每个星期我检查一次。当时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说没有东西写啊老师。老师说:那就写一句,今天没有什么写,明天再写今天还没有什么写,后天就会写我怎么老是没东西写,这不是越写越长、越写越丰富、越写越深刻了吗?坚持下去,三年时间该有多大收获!我们真的写起来了,每天一篇,或长或短,慢慢由流水帐变为小故事,再由小故事变成小散文、小议论。有的同学坚持了一段时间就荒掉了,我却是一直写了下来,每周都能得到老师一个鲜红的大字:好!就是这个简单的红字,让我一直写到今天。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时,总喜欢把要求提得那么高,把写作说得那么神圣而神秘,我的老师却把写作的门槛儿降到了最低,让我们轻而易举地跨了过去。
    老师在上课时,喜欢让我们先讲,特别是文言文,然后他来给我们纠正。几个语文比较好的同学慢慢就可以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了;遇到简单的课文,还让我们到台上讲。我是经常上黑板的,把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又圈又画讲给同学听。老师的名气大了,经常外出开会,头一天就会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明天的课你来上,然后交待我什么内容,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第一次独自站到讲台上,自己紧张得要命,下面的同学也起哄。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我只好板起面孔,学着老师的样子指挥课堂,除了不敢提问,其它环节很是那么回事儿。由于和老师有些神似,同学慢慢也就接受了。有时老师在家,也会站到一边去,让我或其他同学按照他的要求过把老师瘾。
    当时并没觉得老师的这些教学方法有什么高超之处,实习的时候效果就非常明显了,站到讲台上一点都不慌乱,心里有个信念:我连自己的同学都教过,还怕你们这些小孩子!多少年以后,我在距离实习学校几百公里的另一个城市遇到实习时教过的一个学生,她说你实习的时候已经很老练了,我们都很喜欢听你的课。这时她已经成为骨干教师了。我对她说,这是你祖师爷逼出来的,我可是教过我的同学哦!她说怪不得。
    我调到教研室工作以后,大会小会总少不了讲话,大多能做到条理分明,有时还来点小幽默,很多人说我的口才很好,我心里想,这可是童子功呢。省里要培训一批普通话测试员,我也参加了。培训期间很多同行感到发音很难到位,我却能做到起音清晰,动程准确,归音到位;对受测进行培训时,基本能做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不能不说是我的老师给我打下了坚实的朗读基础。
    老师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一直跟了很多年,这里的故事,要慢慢讲,也算是我对老师的思念吧。
                               (待续)    2007.10.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牵着鱼儿散步
后一篇:烛光在前[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