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韩剧”存有几分莫名其妙的抗拒,认为它纯粹是一种消遣玩意儿,至少带有浓厚的小资情调,非严肃文学,更不是为生活而奔波的男人所应钟爱。这个奇怪的观念从哪里来,无从知晓,也不符合我的性格,因为不管是小道消息还是官方文书,我都不会轻易产生先入为主的臆断,总要去考察一下、研究一番才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可是当大街小巷韩剧如热浪如飓风的时候,我却无端地产生一种拒绝的心理——流行色,必然不是大众色。
无奈回到家里不得不看韩剧,因为大家都爱看,每到特定时间,不论电视正在哪个台发烧,总会被引向“韩剧”,断断续续就染指了几部,什么《人鱼小姐》、《大长今》、《我叫金三顺》、《乞丐王子》……说实话,如果只看到这些剧名儿,甚至看个开头,我都会毫不留恋地走开;可是一旦被带入剧情,我就走不开了——有几样东西吸引了我:
首先当然是剧情。韩剧的剧情不像中国电视剧那样追求离奇曲折,也不像西方影视那样追求场面和氛围,很少使用巧合和浪漫手法,就这么几个人,演绎着生活中的琐琐碎碎,正因如此,就让人产生一种真实、自然、质朴的感觉,让你不知不觉地回归生活,进而去反思生活。大家都知道,韩剧的情节发展很慢,三两天不看,只要你认识了剧中人物,再看还能大致连得上,这种慢节奏,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假如我处在这种情境中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也许正是这种回归和反思,才可以让我们走出浮躁的生活,去从容地品味生活的原味,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吧。
其次是画面。韩剧的画面处理非常干净,没有令人作呕的情欲宣泄,没有令人恐怖的打斗和血腥,即便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也会峰回路转,用很符合人性的方式来解决。也会出现抽烟喝酒的场面,但没有那种粗俗和龌龊,没有那种借题发挥的做作。让人感觉是在看风景,在欣赏一幅幅写意画。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韩剧中蕴含的人性。在韩剧里我几乎没看到什么坏人,即使是反面人物也不是恶棍、流氓、泼妇,所有的人物都有其可爱之处,或者说,只要你按照人物的个性和思维去考虑问题,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他们的动作有些夸张,语言也很搞笑,但大多数人物的性格是温和的,坦诚而自然;处理问题也讲究策略,但从来没有算计、没有陷阱。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让人不禁神往:如果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该有多踏实啊!有人说,中国的儒家思想被韩国人吸收了,又通过韩剧表现出来,暗合了中国人的人格取向。这让我很纳闷儿,中国的儒家思想继承得最充分的应该是中国人,怎么会在韩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呢?既然中国人的人格取向是善良温和,中国的作家们为什么不能来发掘生活中的美感,却要去表现那些丑陋的东西呢?读了中国一些写苦难的作品,我简直怀疑这些人为什么还要活着:没有希望、没有真情,活着就为了喘那口可有可无的气吗?也许我们的文学更接近现实,可是不能给人以鼓舞和信心,更不能给人以学习或努力的榜样——放纵、消沉、抱怨和谩骂,不会给人美感,更不会给人力量。
如果说喜欢上韩剧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剧中的形象很美:女性大多是俏丽贤惠的,男性则大多是上进的、勇于面对生活的;所有人的服装也都是很考究的,生活的环境也很雅致。生活中可能也未必如此,但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至少是生活的目标;生活邋遢、行为粗鄙,最多能让人产生同情,却不会热爱,更不想去体验。
2007.7.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