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考散文阅读 |
分类: 教学思考 |
茶余饭后:http://blog.sina.com.cn/houcheng
一、高考要求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高考要求的理解:
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概括为:“发现、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也就是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包括哪些材料,是如何为"神"作铺垫的。常见的题型是分析语句的作用,包括结构上的作用和内容上的作用两方面。
3、“理解、鉴赏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主要是因为散文的语言比较含蓄。解读的关键是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字面含义和语境义,识别表达技巧,理解表达技巧的表达内容和效果。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既是指说明文阅读中的推断题,也是指散文阅读中的拓展题。解读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全面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由浅入深的思路、表象和思想感情的层次,然后通过读者的联想,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文本的解读
角度一:抓主题
1、语句类型
(1)描述性语句:叙事、写景、状物
(2)抒情性语句:感情基调、局部感慨
(3)议论性语句:全文观点、事件看法
2、语句关系
描述是为抒情、议论奠定基础,抒情议论是对描述的深化和阐发。
3、把握关键
(1)文章的主旨包含在抒情性、议论性语句中。
(2)整体感知过程中要标出抒情性、议论性语句。
(3)统观关键语句,总结文章主题:通过什么,表达了什么。
角度二:析结构
1、表达的侧重点
(1)侧重叙事
(2)侧重抒情
(3)侧重议论
2、明确段落大意
(1)表层大意:写了什么事物、写了哪几方面
(2)深层大意:表达什么主题、从哪些角度展开
3、把握关键语段
(1)开篇:确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张本
(2)过渡:由写什么内容转向写什么内容
(3)结尾:深化主题、照应开头、表明态度
角度三:明信息
1、文章标题:点明文章中心或概括文章内容。
2、文章结尾:常显现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3、对文章结构起提示、照应、连接作用的词句。
4、运用议论抒情的语句。
5、含有暗示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厌恶、憎恨、敬佩、难忘、感谢……)。
三、审清题意
(一)高考试题举例
◇2005年试题:《日历》 冯骥才
12.根据文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1)一dié(
13.“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分)
14.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3分)
15.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6分)
16.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6分)
◇2006年试题:《泪与笑》 梁遇春
12.“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6分)
13.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14.“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4分)
15.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6分)
◇2007年试题:《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12.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
(二)阅读题的设题指向主要是三个方面:
1、语句的特点和含义;
2、题考文章的思想和感情(主题);
3、题考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手法。
四、答题思路
1、语句理解题:
(1)看清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及具体表现;
(2)说明语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3)根据上下文说明其表达效果。
举例:
05年13题答案: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意思对即可)
06年13题答案: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意思答对即可)
07年12题答案: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意思对即可)
2、文章的思想感情题:
(1)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语句;
(2)对关键语句中的信息进行归类;
(3)明确角度,分点作答。
举例:
05年14题答案:(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06年12题答案:①当一位亲密的朋友说出冷酷无情的话时,我们只好莫名其妙地笑。②当我们向尊敬的人倾诉悲苦,他却轻描淡写地加以应付时,我们只好无聊赖地笑。③当我们一生忙碌,费尽心机,却不知生的意义而感到悲哀时,我们只好吃吃地笑。(意思答对即可)
07年13题答案:(1)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
(2)抒写了对母亲深情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已经没有机会报答母爱的遗憾。(意思对即可)
3、文章结构题:
(1)理解标题的实与虚的含义,说明文章是如何体现的;
(2)找出语句所在的位置,确定它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统观全文立意和行文,分析虚和实的关系。
举例:
05年15题答案:(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
06年14题答案:作者认为泪是对人生的肯定,是人生的甘露,它能使人感到快乐,净化人们的情感,让人们的心灵呈现出非常健康的状态。(意思答对即可)
07年14题答案:落叶一是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二是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4、拓展理解题: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各层次含义;
(2)围绕文章的观点列举生活中类似事例;
(3)根据文章的各层含义阐发事例中与此相类似的意义。
举例:
07年上海春招卷6题:小说最后提到拍卖师的“遗憾”,请说说你读出了怎样的遗憾并简述理由。(5分)
参考角度:作者,读者,拍卖师,竞拍者,父亲等。
08年上海春招卷6题:作者在第④段中写道“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请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4分)
评分要点:指出“留白”之处(l 分)阐述(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