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生活与灯光生活

(2006-11-10 23:48:12)
分类: 生活絮语
阳光生活与灯光生活阳光生活与灯光生活
茶余饭后:
http://blog.sina.com.cn/u/1251514101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一首曾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歌,由于历史和感情的原因,现在人们已经不愿再唱,绝大部分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一首比现在流行歌曲传唱更广更久远的歌了。不管怎么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却是无法改变的真理。尽管我们很不平地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离开阳光,我们还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中国的北方不如南方发达,究其原因,还是在古代就开始的农业积累问题——南方庄稼一年三熟或四熟,北方庄稼一年两熟甚至一熟,发展速度怎么可能一样呢?从古至今,太阳崇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先民留下的岩画到孩子嘴里的歌谣,再到并不希望见到阳光的人天天挂在口头的所谓“阳光政策”,都可以找到踪迹。我不想做枯燥的考证,只想告诉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太阳是光明和温暖的象征,是人们生活的希望和原动力!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人们开始逃避阳光,想方设法把自己和阳光隔离开来。外出要千遮万挡,还要一层一层涂抹防晒霜,偶尔决定和阳光亲近一下,也要像过节或者治病一样做好充分准备,慎重其事,平日生活是尽可能回避的。窗子是用来透光的,我们要加上帘子遮挡,一层不够还要再加一层;衣服本来是要用阳光晒干的,俗语就有“老天湿,老天晒”之说,现在用甩干烘干;蔬菜本来只能靠阳光来生长,现在也可以用灯光代替;动物养殖也进入了室内,取暖和光照用电……
    灯光原本是帮助人们躲避黑暗的,可现在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人们越来越喜欢白天躲在窗帘隔出来的黑暗里睡觉,晚上在灯光下做事或娱乐;即使在白天工作,似乎也喜欢用挡光玻璃或者窗帘把工作空间和阳光隔开,而室内用灯光来照明,越是文明发达的地区和行业越是如此。夜猫子、灯光族似乎是很时髦的事情,是新贵所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相反,见到被阳光灼烤的酱紫色脸膛,是要生出厌恶或同情的。
    不管怎么样,我是喜爱阳光的。自己从来不拒绝阳光直射,春夏秋冬都喜欢走在阳光里。也不阻拦我的孩子在阳光里奔跑玩耍,即使晒成巧克力一样,也依然是健康而阳光的。你想啊,孩子像温室里的小草一样,会有多么脆弱!妻子也是喜爱阳光的,总是把家里的衣被拿到阳光里曝晒,说:阳光晒过的衣被有一种阳光的香味。虽然现在一个人在外,也还是喜欢让阳光晒进小屋来。我的窗子是西向的,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打开,直到夜色降临,于是我的小屋里就到处都是阳光的香味了。
    听妈妈讲,哥哥他们上学时正逢全国性的三年自然灾害,在学校里饿得不能上课了,老师就带他们出来晒太阳。这些“太阳能人”大概永远不会厌弃阳光吧?从书上看来的,对越还击战时,猫耳洞里被潮湿弄得浑身长霉的战士和越南士兵还会在没有战事的日子里约定出来“晒裆”,那是一件多么有人情味的事啊!连灾难和战争都不能阻止人类对阳光的渴望!
    尽管时代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热爱阳光的人应该还大有人在。台湾散文大师林清玄在他的《阳光的香味》里说:“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我也喜欢在灯光下做事,我能体会到那种静谧中的自由和灵动,但我更害怕远离阳光的枯涩和萧索,因为我很落伍地认为万物生长终究还是靠太阳,没有阳光的生活总是不舒展的。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意在阳光下呼吸草木吐出的气息,聆听阳光下百虫自由的歌唱,甚至和牛羊们一起在田野上奔跑!
                                              2006.1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