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十分尴尬的监考。
我们接到了一场十分特殊的监考。学生成绩不好,似乎对自己的言行要求也不够严格,因而预防作弊就成了这次监考工作预设的核心内容。为此,领导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培训,同事之间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一切可能出现的作弊行为和处理办法都进行了逐条梳理,确保万无一失。说实话,如此谨慎地对待一次仅仅以“端正考风”为目的的考试,在我十几年的教学和监考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考生进场了,有点吵闹,几句严厉的训斥便奏效了。——不是那么困难嘛,我们暗暗松了一口气。分发试卷,考生按要求填写姓名和考号,顺利完成——考试的步骤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明快地进行着。五分钟浏览试卷,无异常。答题铃声响了,考场依然十分安静,只是少了以往考试学生抑制已久的奋笔声。
不久,有了一点响动,不是作弊,考生的目光中没有那种特殊的光泽,是一名考生趴倒在课桌上。正想去问一下是不是不舒服,周围又有考生伏下去,三个,四个,五个……有男生也有女生。卷子上还没落一笔。
监考老师行动起来,一个一个去动员考生抓紧时间答题,结果是:此起彼伏。场外工作人员动用了广播,好话说尽以后还进行了一点适当的恐吓。无效。这种状况持续到考试结束前15分钟。突然,考生像同时接到了神谕,齐刷刷地清醒过来。依然比较安静,全在快速地做题。考试结束前5分钟,考生几乎同时停止答卷。有细微的响动,似乎有人想交流,但和考试无关,因为试卷已经叠放整齐,笔也收了。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所有的考生蜂一般乱起来——大声吵嚷着冲向场外,没有人乘机捞一把。试卷整齐地摆放在座位上,等着监考老师去收。
啊,没有人作弊!我们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原来是一场虚惊!不明白为什么领导要那么煞有介事,心里甚至还产生了一种攒足了劲儿却一拳打空的失衡感。整理试卷,茫然。试卷上胡乱地填了选择题,AAAA或ABCD那种填法。其余题目,空白。
我们的心中一时间也是一片空白。
蓦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考风大约是很好的,进场前考生都做了充分准备,因为当年我们走向高考考场时有些慌乱,老师说:不要失去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秘诀!那时我们是不是失去了自信?后来屡屡传出考场舞弊案,世人都叹息:唉,世风日下,连自尊都不要了,还读什么书!
现在呢?考生连作弊的欲望都放弃了,是他们找回自信和自尊了吗?欢天喜地交了几乎是空白的试卷,他们丢失的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看几句时下的流行语吧,也许这就是注释:
注释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注释②: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
注释③: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注释④: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注释⑤:站得更高,尿得更远。
注释⑥: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
一场没有违纪现象发生的考试结束了。我们不知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悲哀,有点说不清的尴尬,为事先的准备和事实的落差,也为课堂上的老师和考场里的学生目标的背离。不知道这场监考是成功还是失败,也不知道这场考试是结束了,还是刚刚开始。
2006.1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