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 |
母亲一听我要带丽丽回去,当然很高兴,就说:“那最好,那最好不过了。”
女儿放了暑假,我就跟阿芩商量,要利用自己半个月的休假,带女儿回一次老家。我说:“丽丽还没回过老家呢,四岁了,没见过农村的模样。”
阿芩一瞪眼:“农村有什么值得看的?家里那条件,让孩子回去受罪呀?”
我用很坚决的口气说:“再差的条件,她都要回去,那是她父亲出生的地方。”
“我不同意孩子回去,老家蚊子苍蝇一大堆,到处臭烘烘的。”阿芩把头转向女儿,问,“丽丽你跟爸爸到奶奶家吗?”
在一边的女儿嚷起来:“我不回去,奶奶家里有大老鼠,奶奶脏。”
我抓过女儿,对准她的屁股就是两巴掌:“让你再胡说!”
阿芩当然知道我打女儿,是打给她看的,阿芩就蹦跳起来,护住女儿后,尖叫:“你要干什么?孩子不愿回去,你逼她回去干啥?”
“什么事情,不能都让她说了算!”
我不再跟阿芩说什么了,去买了车票,开始给女儿收拾东西。阿芩似乎看出我的决心,也看出了我长久压抑在内心的愤怒,大有火山喷发的势头,所以也就没敢再吵闹下去,认真地给女儿准备了回去的物品,就连洗脸盆、便盆等东西都带上了。
女儿在哭叫中被我抱上了火车。好在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刚哭完,看到火车上的两个同龄孩子,就跟他们玩在一起了。
母亲在家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想得很细,专门买了一顶新蚊帐,买了一把新筷子,还有几个新碗,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很讲卫生,就连院子里的农家厕所,她都精心收拾干净,在厕所周围垫了很厚的沙土,院子外的土路上,也垫了很多沙子。
母亲说:“下雨天,土路粘,走路滑,你走不习惯。”
沙土是从村后的河滩上运回来,她搬运这么多的沙土,一定费了很多时间和力气。我很难想象她是怎样搬运这些沙土的。
母亲这几年苍老得太快了,跟几年前相比,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走起路来,两条腿有些拖泥带水了,让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酸楚。
见到了我女儿,母亲显得很兴奋,很长时间她的目光都是落在我女儿身上,看了个饱。她伸出手,抚摸了我女儿的脸蛋儿,对我说:“跟小的时候模样儿一样,没变。”
阿芩早就叮嘱过女儿了,所以当我母亲抚摸她的脸蛋儿时,她就喊叫:“别动我,别亲我。”
母亲并不生气,也没有强行去亲吻我女儿,一直等到晚上的时候,我女儿睡熟了,母亲才坐在她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摩,一遍又一遍,然后,慢慢俯下身子,亲吻我女儿的脸颊。
母亲亲吻之后,抬起头来对我说:“丽丽身上,还有一股奶味呢,小孩子到了六七岁的时候,身上还能有奶味儿。”
我看着母亲的样子,说:“是吗?”
母亲说:“你上小学的时候,身上还有奶味儿。”
回家后的第一个晚上,母亲在我女儿身边守候了半夜,不知亲吻了多少次。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特别喜欢我女儿身上的奶味儿,但我很理解她的心情,就说:“妈,晚上你搂着丽丽睡吧。”
母亲有些惊喜地看着我,说:“我搂着她,能行吗?”
“怎么不行?丽丽夜里睡觉很好。”
“嗯,嗯。”
我回家的半个月,母亲夜里一直搂着我女儿。
母亲几乎是在一天的时间里,像展览似地带着我女儿,走遍了村子的大街小巷。我女儿长得确实漂亮,又是一副城市孩子的打扮,跟村人的孩子放在一起,自然显得鹤立鸡群,引来了许多赞誉,母亲就是在这些赞誉声中满足地笑着,幸福着。
我女儿也很快被乡下的景物吸引了,大街上,到处是飞舞的金色蜻蜓和五颜六色的蝴蝶,还有慢悠悠走动的黄牛、咯咯乱飞的母鸡、欢快蹦跳的猪仔……女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脏,她追在猪仔后面,大呼小叫。
母亲虽然走路吃力,但还是坚持带着我女儿,去山里的草地里逮蚂蚱,告诉她玉米长在哪里,苹果长在哪里,让她享受着城市孩子无法得到的快乐。
母亲带着我女儿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我们村子后面的那条河流,母亲出生的村子,就在河流的上游,距离我们村子两三里路远,所以母亲的童年跟我父亲和我一样,都是在这条河边长大的,河边上留下了我们童年太多的记忆。
现在,这条河流已经干枯了,河两岸长满了茂盛的杂草,河床内裸露着一片石头,石头被阳光漂得粉白,还有河床的一些泥沙,也在阳光的烘烤下,像结了一层盐碱,白花花的。母亲就带着我女儿,在白花花的石头中蹒跚而行,寻找一些好看的小石子。她对我女儿说:“丽丽,奶奶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在这河边捡了很多很多的石子,可漂亮了,现在不行了,现在没水了,没水了石子就不漂亮了。”
我女儿就说:“在哪里?拿给我看看呀?”
母亲就笑了,说道:“奶奶早就丢了。”
母亲走累了,就在河床上坐下,抚摸着河床当中突起的光滑石头。太阳光很强,母亲在厚厚的阳光挤压下,身子显得很瘦小很遥远。
母亲眯缝着眼睛,对我说:“人老了,夜里梦见的,全是小时候的事情,我就老梦见小时候在河边的样子。”
“我当兵走的时候,这条河还有水呀,什么时候开始干枯的?”我说。
“什么时候?”母亲眯缝着眼想了想,说,“什么时候呢?有十几年了。”
我女儿好像找到了一个什么宝贝,大叫起来:“奶奶奶奶,你看我这块石头好看吧?”
母亲急忙看一眼,夸奖说:“好,好,我的丽丽真能!”
我女儿又跑开了,去努力寻找新的石头。母亲看着我女儿快乐的身影,叹息一声说:“丽丽现在的岁数,长大后就记不得奶奶了,可她兴许能记得奶奶家里的这条河。”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一次又一次带着我女儿跑到这条干枯的河床里,就是想在我女儿的童年里,留下这条河的记忆。
“下大雨的时候,河里还发水。”母亲瞅着蜿蜒而下的河床说。
我探家的时候,真赶上了一场大雨,那天母亲显得很兴奋,她敞开了房门,站在门前看屋外的雨。院子里已经有半尺深的水了,哗哗地朝大街上流淌。大雨下了两个多小时,母亲一直站在门前,雨还没有完全停下来,她就对我喊:“河里发水了,带上丽丽看水去!”
母亲说完,就走进了细雨中,院子里的积水在她的两脚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漩涡跟着她的脚步移动着。我把女儿扛在肩上,跟着母亲朝村后走去,我看到大街上已经有许多人像我一样,把小孩子扛着肩上,兴奋地奔走。几个十多岁的孩子,从我身边疯跑而去,脚下溅起了一串水花。
远远地,我就听到了河水奔腾的宏大声音,河边站满了老老少少的,不时地发出惊叫的声音。河两岸的杂草被淹没了,混浊的河水强劲地奔涌着,呈现出昔日的威武。母亲指着翻滚的水浪,对我女儿说:“看到了吗丽丽,水里有大龙王。”
母亲说:“丽丽你看你看,水里飘来一个大葫芦。”
女儿就看着水中的大葫芦欢叫起来,而此时的母亲,目光并没有落在一河的水浪上,却一直落在我女儿欢笑的脸上,她脸上的表情跟随着我女儿一惊一咋的欢叫,起伏着,变化着。
这情景,一下子让我回到了童年,也是这条河,也是水中漂浮的这个大葫芦,似乎也是岸边的这些人,我从拥挤的人群里钻来钻去,就会听到汉子婆娘们恐吓我,说別乱跑,当心被大龙王拖走你!
我不知道多年以后,我的女儿能否回忆起这个场景。
河水流淌了三四天,势头渐渐减弱了,露出了河两岸的杂草,许多来不及带走的淤积物就晾在了杂草上,等待搭乘下一次洪水的浪头远去。河水清澈起来,里面竟游动着小草叶似地鱼苗。可是这些鱼儿快乐的时光并不长久,我返回北京之前,河床又裸露出来,只有一些低洼处,积存着一潭一汪的死水。可以想见几天后,又会见到阳光漂白的河石,以及那些干裂的盐碱似地泥沙。
我这次离家,母亲流露出了无限的伤感。我在北京二十多年了,经常这么来来走走,母亲已经习惯了,过去送我上车的时候,她还跟身边的邻居说笑着。但这次没有,朋友的车开到家门口,摁响喇叭催我上车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母亲的身子哆嗦了一下,她抱着我女儿送到车上的时候,不管我女儿如何反对,硬是涎皮赖脸地凑上去,亲吻了我的女儿。
“丽丽,明年暑假还会来看奶奶吗?”母亲说。
母亲的泪水,沾在了我女儿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