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说 |
为了不带给母亲太多的伤害,我经常选择阿芩不在家的时候,给母亲打电话,有时我对女儿喊叫半天,说丽丽你快叫一声奶奶,女儿就是一句话不说,而母亲又在那边焦急地等待,一个劲儿喊“丽丽、丽丽,叫奶奶一声”,我干脆在女儿屁股上拧一把,让女儿对着话筒哇哇地哭叫,我知道母亲听到丽丽的哭叫声,心里也是舒服的。
我对着话筒说:“妈,你听丽丽的哭声,好厉害呀,用手抓我哩。”
母亲有些自豪地说:“我听得出来,听得出来,丽丽长大了,肯定不受人欺负。”
女儿到了两三岁之后,就不听我摆布了,或者死活不接电话,或者对着话筒说:“我不跟你说话,你脏!”
这都是阿芩教育的结果,阿芩从女儿懂事的时候,就教育她,不准别人亲吻,谁亲吻就打谁的脸。我这个当爸爸的也不例外,经常在亲吻她的时候,被她抽了嘴巴。母亲返回老家的时候,她还不满周岁,早已记不得自己奶奶的模样了,在她心目中,奶奶就是楼下捡垃圾的那个老太太,又老又脏。
“爸爸,妈妈说,奶奶从来都不洗手,不洗手就是不讲卫生对吧?”
“爸爸,奶奶家里很穷,屋子里有大老鼠是吗?”
………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女儿的话,在女儿那里,阿芩的话比我的话更有份量,我说什么女儿都不会相信。女儿还小,我想她长大后自然会辨别真伪。
我只能保持沉默,保持沉默也就保持了家庭生活的平静。
当然,我和阿芩看似平静的生活,其实暗藏了一道道裂痕,这些裂痕是无法弥补的,我们心里彼此都很清楚。眼下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女儿身上,观察着女儿成长中一丝一毫的变化,然后享受这变化带来的惊喜。在这一方面,我们找到了共同的生活目标。
女儿在我们一惊一咋的惊喜中,转眼就上幼儿园了,真是有苗就不愁长呀,当初看着不满月的女儿,我心里还在想,女儿什么时候能会跑呢?真盼着时光长上翅膀飞起来。现在女儿不仅会跑了,还会跟我们斗心眼了,哎呀呀,时光其实远比长了翅膀飞行得还快呀!
幼儿园有一个专门收拾卫生的老太太,孩子们都叫她王奶奶,有一天女儿回家,兴奋地告诉我,说:“爸爸,我知道我们王奶奶的名字了。”
我一愣,问女儿:“是吗?王奶奶叫什么名字?”
女儿回答:“她叫王老太。”
我不禁哑然,女儿却很认真地说:“真的呀,我们李老师就这么喊的,王老太你过来一下!”
女儿对“奶奶”两个字,看来还不理解,于是我就耐心地给女儿解释,说:“奶奶呢,就是像爸爸这么大的叔叔阿姨的妈妈,你奶奶,就是我的妈妈呀。”
女儿笑了,说:“你叫王奶奶叫妈妈?”
“我叫王奶奶叫大妈,她不是我的亲妈妈,我的亲妈妈,是你在电话里听到的奶奶。”
“我奶奶脏,捡垃圾的。”
“胡说,再胡说我打你!”
女儿上了幼儿园,阿芩就开始上班了,她上班的单位比较远,而我的单位距离幼儿园只有五分钟的路,接送孩子的事情自然落在了我身上。送孩子倒好办,可每天下班接孩子却成了问题,我在单位上还担任了一个狗屁头目,常有脱不开身的事情。我最害怕的就是参加下午的一些会议,领导们不会考虑到我接孩子的事情,所以领导的讲话就像闹肚子似地,不干净利索,拉拉杂杂没完没了,而且一个讲完,另一个又补充。我坐在下面不停地看表,可我的表根本不管用,过了下班时间一个小时了,台上的领导依旧不慌不忙,我心里那个急呀,真想给每一位领导塞一嘴马粪。
有那么几次,我回家后,阿芩已经把女儿接回去了,据阿芩说,她去接女儿的时候,幼儿园就剩下女儿一个孩子。女儿刚上幼儿园,本来就想爸爸妈妈,当看到别的小朋友一个个被父母接走了,就哭叫起来,喊着要找爸爸妈妈,常常把幼儿园的老师闹腾得很累,幼儿园的老师就有些不高兴了,提醒家长要准时来接孩子。
就为这,阿芩没少跟我吵闹,于是我趁机跟阿芩商量,是不是把我母亲接来,幼儿园离家这么近,我母亲完全可以接送孩子。
阿芩却一瞪眼,说:“让她来?还不够我伺候她的呢。”
我母亲虽然快七十岁了,但这么近的路,接送孩子还是可以的,阿芩只是不愿让她来。既然不让我母亲来,那就干脆找一个保姆。然而找保姆,阿芩也不同意,说家里房子紧张,再添一个外人,很不方便。
没办法,我想到了同一栋楼上的沈阿姨,她每天没有什么事情,而且又很喜欢我女儿,所以我就私下跟沈阿姨商量,如果哪一天我有急事不能准时下班,就让沈阿姨帮忙接一下孩子。沈阿姨当然很高兴,甚至提出把所有的接送任务都交给她。我不能答应沈阿姨的这个请求,即使阿芩同意的话,沈阿姨的儿子和儿媳也会有想法的,人家母亲成了我们免费保姆了,那怎么行呢。
有沈阿姨帮忙,我真是松了一口气,每次有急事不能准时去接女儿,就给沈阿姨打个电话,沈阿姨去幼儿园接了丽丽,好天气就在楼下陪丽丽玩耍,天气不好就带回了她儿子家里,等到我或者阿芩下班后去接丽丽。阿芩对于沈阿姨的帮忙,倒没有再说什么,阿芩想不出再好的办法了。
沈阿姨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有时我不给她打电话,她看到天气不好,就提前去了幼儿园,把丽丽接回来。一次,沈阿姨看到要下大雨,就想赶在大雨之前把丽丽接回家,没想到接了丽丽走出幼儿园,大雨就降落下来,沈阿姨一手抱着丽丽,一手撑着雨伞,小碎步朝回跑。一阵大风吹来,沈阿姨举着的雨伞被刮歪了,她就有些慌张,人又上了年纪,脚下不太利索,一下子摔倒了,把丽丽摔在地上,两个人都是一身泥水。
我女儿倒没伤着,可是沈阿姨的一条腿摔破了,等到我和阿芩回了家,沈阿姨的儿子已经带她去医院包扎好了。
见了我和阿芩,沈阿姨一脸愧疚,说:“啊呀真对不起,把丽丽摔在泥水了。”
沈阿姨的儿子就站在一边,我看了他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看你说的阿姨,把您老的腿摔伤了,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沈阿姨说:“我没事,就磕破了一点儿皮。”
这时候,沈阿姨的儿媳从卫生间走出来,她已经把我女儿的脏衣服洗干净了,对阿芩说:“喏,丽丽的衣服,我妈让我赶紧洗出来。”
阿芩似乎也很过意不去,说道:“我回去洗就行了,你看你们……”
沈阿姨的儿媳说:“我妈好半天都在这儿唠叨,给你们把孩子摔了,心里不踏实,怕你们责怪她哩。”
我看了看沈阿姨,她脸上还挂着怯怯的表情,观察着阿芩的脸色。我的心里一阵感动,觉得她此时的表情,很像我母亲在阿芩面前做错事情的样子。
沈阿姨跟我母亲,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自从她有了机会照看我女儿后,她跟我母亲的电话就总离不开丽丽这个话题,详细描述每一次接回丽丽的过程。这样,我母亲自然心里很失落,觉得接回丽丽的人应该是她。
母亲就给我打电话,说她想到北京看看孙女,她说:“我现在还能走动,再过个一年半载,说不定走不动了。”
母亲又说:“我这岁数的人,看着好生生的,可一生病,几天的工夫就完了,不让空的。”
我似乎没有理由拒绝母亲的要求,可我也知道阿芩的脾气,母亲到北京容易,可到北京后看到阿芩阴沉沉的脸色,甚至听到一些不入耳的话,母亲还能像过去那样经受得住刺激吗?想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让她来京好,于是我就说:“妈,丽丽快要放暑假了,我准备暑假带她回去,你坐火车太累,就不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