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猫冬

(2013-03-03 08:36:53)
标签:

世人

文明

环境

两天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猫 冬

              李西岐

    从大唐东土归来这两个月,天气太冷,无法外出,只能待在家里,几乎是在猫冬。

    猫冬的最大收获,是体重增加了七八斤,肚皮明显地鼓了起来,有点像怀娃的婆娘。我不是官员,吃的是自己家里的,所以不能算是腐败肚子。

    两鬓染霜,双颊沟壑,眼看着离花甲之岁近在咫尺,回眸傻笑,恍如一梦醒来,怎么我就平六十了呢?

    时光是把杀猪刀。好在杀的是咱这丑男人,就像杨坤歌里唱的还真是“无所谓”。我这么说,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看来,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闲人标志。话又说回来,毕竟,咱搞着还识几个字,不会真的是像猪一样吃饱了睡,睡醒了再吃的。读书,当然就成了最好的消磨时间方式。断断续续读完了去年买的十本《西北行记丛萃》,又读了几本小说和关于彩陶的论著,心里觉得又装了些许知识。看来,笔者虽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似乎还是像有知识的范儿。

    年前拜访书法家兼出版家秋子,他说,读者集团要搞一批《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希望我能担任其中的撰稿任务。前天,去读者大厦开了会,认领了两个选题。这套丛书的总体定位是:华夏文明史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不仅参与谱写了华夏文明辉煌灿烂的篇章,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是华夏文明不断走向辉煌的文化资源宝库。因此,本套丛书旨在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和全球文化视野,生动展示“神奇甘肃”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异彩纷呈的文化图景,形象地书写甘肃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将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神奇的甘肃呈现给世人。因此,丛书依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谋划和组织,以实现细节透视和历史全貌展示的完美结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以我几十年的阅读写作经验,知识的储备与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临时抱佛脚那是中学生应付考试的无奈之举,对于做学问而言,那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我只愿意写我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题材,十几年来,我陆陆续续写了《陇之驴》、《陇之马》、《陇之面》、《陇之鼓》、《陇之陶》、《陇之窟》等文化系列题材,获得不少好评。期间,对于陇原文化进行过详细的梳理,原本打算将这些散文汇集一册出版,但是,鉴于目前恶劣的出版环境,只好作罢。那么,这次能将其中的两个选题写了,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

   最近天气好了,打算出门溜达溜达,没想到左脚跟忽然疼痛不已,忍了好几天,症状加重,只好去省中医院看病,检查拍片贴药膏,两百多块花了,还是不见好转。穷人皮实,估计过两天就该好了吧。

   猫冬猫的知识增长了,脚后跟却疼痛了。有失必有得,秃子留了个络腮胡子——顶贴相补了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作家的尴尬
后一篇:作家的手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