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左公柳

(2012-05-01 23:08:23)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学评论
陆衡先生既是著名书法家,又是诗人、学者,他对拙作《金城关》点评言简意赅。笔者转载他的诗及书法作品,以供诸位朋友欣赏!
原文地址:左公柳作者:陆衡

[转载]左公柳
我入疆時得一小詩:

童子指引左公柳,玉門關外度春聲。

千年綠色萬年意,定遠何須筑長城。

 

近讀西岐先生《金城關》,中有一節述及左公柳,為最好注腳——

与李经理惜别,武师傅驾车驶出乌鲁木齐,一气儿开到哈密市,车停在一棵柳树下,歇息片刻。武师傅刚当兵时就驻守在哈密,对这一带风土人情非常熟悉,他指着身旁一棵棵老态龙钟满目疮痍的柳树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呀,它曾和白兰瓜、黄河水车、羊皮筏子、雁滩芳洲、白塔五泉、金城关一道,是咱金城的景致啊。黄一鸣问道,那三爱堂和滨河路一带的老柳树不是左公柳吗?武师傅说,不是的。它跟左公路、宗棠路和宗棠门一起消失了。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功过与其在西北的政治与兵略,咱是平头百姓,没法评估,单就他对生态的忧患意识,却是智者之举的。左公西进时,见沿途“赤地如剥,秃山千里,黄沙飞扬”,遂下令:“凡大军经过之处,必以植树迎候。否则,无论巡抚、县令,提头来见。”并在沿途张榜公示: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酒阳光,马嘶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侯所植。据说,左公驻节酒泉时,微服私访,见乡民多将毛驴拴在树上,啃啮树皮而熟目无睹。左公导演一出陇版“杀鸡给猴看”的大戏,将一毛驴牵至鼓楼杀戮,悬首示众,以儆效尤。左公日理万机,尚能以身作则,与将士百姓一起从西安经金城,一直到新疆,开辟了一条三千多里的绿荫大道,杨柳依依,枝繁叶茂,夹道以伴行人,多么的壮观啊。黄一鸣听得痴迷,暗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夫子的教导真是至理名言啊。蓦然想起杨昌濬那首闻名遐迩的诗来,轻轻念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武师傅却说:“首句应该是‘上相筹边未肯还’的”。黄一鸣辩解道:“《甘肃历代咏陇诗选》都是这么载的呀?”武师傅噢一声,连忙从车上取出挎包,从里面找到一本红塑料皮的旧笔记本,哗哗的翻到一页,递给黄一鸣,粘贴着一方泛黄的剪报:亦农考证,杨昌濬诗集《五好山房诗稿》中,此句为“上相筹边未肯还”确凿无疑的。首先,左宗棠于同治十二年九月被拜为协办大学士,十三年七月晋升为东阁大学士。清制协办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当时人直接以宰相称左。而把身为宰相的左宗棠称为大将显然不妥。其次,杨昌濬为左公老部下,他在浙江巡抚任上,因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于光绪三年被清庭罢官。四年由左宗棠保荐,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杨对左公极其尊敬,断然不会直呼左宗棠为“大将”的。再次,《五好山房诗稿》系杨昌濬的儿子杨瀚畺等三人校刻,其可靠性不容置疑。综上所述,杨昌濬以“上相”称左宗棠,不仅合乎左宗棠东阁大学士的身份,而且合乎左、杨之间的隶属关系。

 

 

西岐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xiqi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