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去海边
张立勤

我静静的看着大海

对于一座城市,物质与繁华又是那么的必须
许多年过去了,要改变一个人身上的多少东西?深圳也是一样,它已离开了自己的摇篮时期。如今,我从电脑上偶尔会下载邓丽君的歌听,我是说偶尔。逢此,我会回想当初的自己,为什么不会挑剔深圳发廊音响的质量?那时的我,真浅薄。现在,我坐在朋友的汽车上,从黄田机场往蛇口开。汽车音响播放着英文歌曲,旋律极其动人,女歌手带着酒吧里那种心神不定低唱着,朋友给我翻译了几句,“永远记住那是一支三步舞曲,我失去了我的爱人……”
我的脑子忽然掠过了:美国乡村音乐,北京君悦酒店,阿蕙出国了,昔日的邓丽君,第一次来深圳想留下来的冲动,以及深圳图书馆的位置我早已忘记了!我的CD机里,放得碟是周杰伦的《范特西》,前一个小时在飞机上,我耳朵里灌满了“爱在西元前”,很催眠的。而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汽车音响里的女歌手黑皮肤上,闪烁着新奥尔良的月光……上次来深圳与这次来深圳之间,一支歌与一支歌之间,昨天与今天之间——之间!就这样纵然把我贯穿。
这次我没有旧地重游,按照朋友安排,只是在市里转了一圈。剩余的时间,去中山市看了孙中山故居。其中有一天,专门是休息。深圳——在蛇口一家宾馆的窗外,在人行道我的左顾右盼中,在朋友的汽车轮子下边。在深圳的短短几天中,或匆忙,或迟缓,给我的印象依旧现代,华丽,喧嚣,紧张,拥挤,但不能不承认,深圳有点旧了,起码有一部分建筑与道路,有了岁月之痕。经历了一段时光的不管是城市,还是人,都会变得有了长度和浓度,这大约就是被称之为“历史”的那种感受吧。物质与繁华会像讲过的故事一样,这是针对我自己而言的。而对于一座城市,物质与繁华又是那么的必须。
当年的我,不希望自己进入如此的故事,然而朋友在这样的故事里面。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在这样的故事里面。深圳,难道就不包括像我这样的过往者吗?当然应该包括。像《卡萨布兰卡》电影里那样的不能不离去的“过往”,每一座城市都有。想一想时间吧,其中的形式与内容中,有多少惊人之处,多少不起眼的地方;有多少相似的命运,多少不同的记忆;有多少人来了,多少人走了……
“走过的走过的生命/啊四周弥漫雾气……”这是周杰伦的《夜曲》。我觉得我自己,仿佛歌中的那个人,走在深圳的夜晚——走过的走过的生命!
一切都在不经意中发生了——在幸福中,或在欢笑中,或在眼泪中,或在死亡中。然而,一切又都会过去的。这几年,“自己的事情”变得无比突兀,成千上万的人都在那里忙碌着,这是我近来比较忧伤的感觉了。我与我的同学,及外地的朋友,一年中会联系几次,或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我想有一天,我突然停了下来,望着天上的云彩,想着没有了的青春,孤独吗?是的——因为我曾经很忙,忙的遗忘丛生!
别配什么花,直接插一束勿忘我__我的美腿情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