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的日本
(2009-04-04 16:52:48)
标签:
日本三清清凉清静清洁 |
分类: 杂谈 |
我曾经三次访问日本,这次随中国MPA教育代表团,于2009年3月25日至4月2日,再一次访问了日本的四所大学,考察了日本比较著名的大阪大学、京都大学、一桥大学和北海道大学的MPA教育。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我曾专门对日本有过研究,并于 2007年3月4日写过博客文章《危险的“邻居”》。此次再次踏上日本这块37.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股油然而生的敬意涌上心头。虽然对日本的某种鄙视的情感仍然拂之不去,但现实的存在不得不使我由衷地叹服日本这个民族的坚韧、勤劳的智慧。我不想从政治、经济的高度去评价日本这个独特民族中某些丑陋和卑微,仅仅只想以耳濡目染的直觉写上这篇博客,那就是日本的“三清”,让我生出无限的感叹。
一是“清洁”。再次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一个印象,那就是日本太清洁、太干净了。且不说湛蓝如洗的天空,碧绿透明的海水,单说日本国土上透发着的清新芳香的空气,让代表团的每个人都赞叹不已。更有盛者,我们从关东走到关西,从东京走到北海道,皮鞋从未擦过,马路上没有一点灰尘,也看不到任何垃圾,更没有见到一点痰迹。城市中的房屋虽紧密,但家家的门前屋后干净透亮,门窗洁净,哪怕是屋檐上的一块瓦片,门前的一根竹竿,都摆设得像是自然天成,错落有致。即便是行走在郊区乡野,一根草、一束花、一捧土都是整整齐齐,很少见到有废纸碎屑,更没有见到在国内司空见惯的废塑料瓶塑料袋。城市、乡村中的河流、小溪,清澈见底,水草青苔丛生,沁人心脾的甘甜散发着缕缕水香。
二是“清净”。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26,人口却有中国的1/10,应当说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得多。但踏上日本国土,除了在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人声嘈杂外,整个日本显得异常清静,街头、公路见不到一个警察,人们交谈说话轻言细语,很少看到人们高声大叫,更没有见到争吵围观,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わはよぅございます(您好)、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快,走路匆匆,但人们都是静悄悄地来,静悄悄地去。车行道上的汽车很少有大声鸣笛扰人的,建筑工地上很少听到叮叮噹噹的噪音。当我们参观平安神宫时,正碰上平安神宫在修复施工,但整个修复工程被包围得严严实实,听不到什么工程施工的声音。在奈良的唐大招寺这样的郊区地方,清净得几乎连蚂蚁做窝的声响都能听到,只有风的吹拂,水的流淌,花鸟虫鱼的鸣唱。
三是“清凉”。日本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气候清凉宜人,非常适合于人类居住。日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上最高的,女的达到86岁,男的达到81岁,平均超过83岁,100岁以上的老人是世界上最多的。这与日本温暖适人的自然气候是分不开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70%,到处是绿草茵茵,很少有裸露的地方,整个日本像个天然的氧吧。再加上日本河港纵横,水道环绕,有效地调节了城市的温度和湿度,使本不炎热的日本四岛更显得清凉。
更具清凉的是日本人的心态。尽管日本的竞争也很激烈,但由于日本建立起了覆盖整个社会的完善的保障体系,每个人都对未来的预期心中有数,生活无忧无虑,故内心平静,不温不火。再加上日本人崇尚清淡饮食,没有大煎大爆,低脂肪高蛋白的海产品丰富,喜好多种类生凉食,整个社会由外至内犹如注射了一股清凉剂,清风习习吹拂,整个社会清凉如水。
这是我心中的又一个日本,与昔日那个崇尚武士道、军国主义、在中国和亚洲国家杀人比赛的完全不同的日本。但愿日本的这种“三清”之风也能吹拂到亚洲各国,熨平曾经烙印在中国人心中的伤痛,冲洗掉往昔日本留下的暴戾和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