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有价,环境有价,这一点已经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从来没有被量化的生态资源,现在也被核算出了它的具体价值,标出了“绿色GDP”的市场价。以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海南省为例,200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3%,价值核算显示,从1995年至2000年5年间,海南的森林资源实物量的市场价增长了28·64%,而生态价值更大。按市场价值估算,海南省热带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的大气净化价值15·55亿元,改良土壤价值2·50亿元,固土保肥效益价值1·63亿元,水源涵养效益价值9·53亿元,生态旅游效益价值0·50亿元,合计29·71亿元,为年木材市场价值5·78亿元的5·14倍。[①]
美国城市和地区发展研究所下属凯西基金会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华盛顿市区的树木每年为该市节约数百万美元的费用。华盛顿市区的森林覆盖率为28.6%,城市形象定义为“树木之城”。居民们仅仅只注意到在树下休憩、野餐、乘凉、遮荫和美观带来的功效。事实上,树木的经济价值更大,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可以通过树叶的网状纤维吸收和过滤有害气体和粉尘,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以华盛顿常见的榆树为例,一棵高约
12米、树干直径0.45米、树冠半径约3米的大榆树,一年可吸收198.7克臭氧、66.2克氮氧化物、121.1克粉尘微利、66克二氧化硫。而如果用其他方法治理上述有害物质,需要投入成本2.46美元。换句话说,一棵街心公园里常见的大榆树,每年可为市政减少2.46美元的开支。各种树木的功效有所差异,华盛顿共有192.8万棵树木,每年可为城市节约费用高达260万美元。对于居民来说,树木的存在也可以节约家庭开支。以一棵住所前的一棵月18米高的橡树,即使在最热的天气,家里的空调每天早晨9点钟才开始工作。自从那棵树被伐掉后,家里的空调每天7点钟就开始转了。据一家能源公司的调查表明,有树木遮荫的房子,每年可为房主省下80美元的电费。[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