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管窥
(2023-09-23 06:29:10)
标签:
新诗创作句式整齐押韵新诗理论 |
分类: 写作漫谈 |
最近,读了几篇在别的平台上刊出的新诗,意思都很好,有的写感悟,有的写心情,有的写景物。就是对表现方法不敢认同,所以,略书己见,就教于大家。
诗要形象思维,用意境表现主旨。有的新诗不善描写形象、画面,专门说教、灌输,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那样的作品,过目即忘,怎会流传久远?
新诗跟散文一样,也有起承转合。有的作品,不知道承题转接,不讲究收尾,使人读了难以理清脉络。没有精巧的构思,整体“错综复杂”,一团乱麻,不能吸引读者。
新诗也有段落,应该一个中心分一段。有的作品,连续一二十行,既没有标点,又没有空行,形式如同荒田败草,错落混杂。读者看了,杂乱无章望而生畏。
新诗句式要基本整齐。有的作品,一行短的一个字,长的二十几个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讲究灵动和精炼。每行字数随心所欲,令人难以击节赞叹。
旧体的诗词,是可以唱的。同样,新诗也应该可以唱,许多现代歌曲就是优美的新诗,所以被争相传唱。没有段落,怎么谱曲?句式长短差异太大,怎么演唱?
诗歌与散文有明显的区别。散文不押韵,不讲究节奏;诗歌不但要押韵,而且有节奏,才能有自鸣得意的语句。诗歌语句分行排列,而散文不强调这个要求。
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放在诗句的末尾。应该在逢双的诗句押韵,也可以第一二句押韵,三四句就转韵,还可以每个小节最后韵母相同,以节押韵。做到这样,就能读起来顺口,容易记忆。
押韵早有陈规,著述繁多。有一本韵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诗韵新编》,可以网购。它把所有的韵母简化为十八类,而且每个字都有例句,使用十分方便。
自古以来,诗歌创作的三种典型方法是赋比兴。它也是新诗创作的不二法门。赋是直言其事;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彼物而后言此物。掌握了这个基本技术,新诗写作就能左右逢源。
创作过程中,要使用生动比喻、准确的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等表现方法,才能使作品生动活泼,形象完美,锦上添花。
五四运动以后,涌现出许多新诗人,比如徐志摩、戴望舒;涌现出许多新诗的理论,比如“三美诗论”。
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三美”主张,就是新诗审美、评价的理论纲领。
他认为新诗音乐美是首要的。散文可以没有节奏,新诗决不能没有节奏。要有音尺,有韵脚。音节和韵脚的和谐,构成了诗的音乐美。
新诗的绘画美是指语言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比如红、黄、青、蓝、紫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的物象,此外还要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新诗的建筑美,是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段落之间要匀称,行间要均齐,每一行的字数相差不能太大,每一节的行数相当,以求齐整之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三美具备。它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用活动的画面,美妙的意境,将对康桥的爱恋,怀念,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戴望舒的代表作《雨巷》,被誉为“新诗节奏的新的纪元”。
如果既不知道诗韵,又不知道徐志摩、戴望舒,要幻想着一觉醒来会写新诗,那就会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