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博客结缘帮助读书成绩斐然万里来访杂谈 |
分类: 人生百态 |
南洋来客
博客盛行的年代,我俩认识了一位新加坡的女孩,叫竹林翠影。她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做了一名幼儿园的华文教师,早已能胜任幼教工作了。她是在父母过世后,从海南到新加坡发展,成了那里的公民。我俩是上海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跟她在博园来往。后来,她叫我和老伴“老爸老妈”。久而久之,我俩适应了这个称呼。
她心里始终眷恋着中华文化,一直渴望深造。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她飞向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中文系。
标签:
李白赵佶沈括苏轼感想杂谈 |
分类: 教学生涯 |
阅读随笔(一)
1.李白与敬亭山
据说,李白才气横溢,由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推举入翰林,这才有了后来磨墨脱靴的殊荣。但是,他终究不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不久,他就被皇上“赐金还山”。玉真公主知道后,去与皇兄理论未果,便放弃公主尊号和荣华富贵,到安徽宣城的敬亭山潜心修道,从此不问世事,独自终老。
标签:
文言文现代散文专心读开始感想杂谈 |
分类: 教学生涯 |
我俩教孙子学语文
孙子小不丢2013年生,上六年级。暑假里,他爸到成都出差,妈妈送他到我们这里,他今年还没有来过。他带着初一上册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鲁迅《朝花夕拾》,还有轻便电脑。正好在这里边学习,边玩。我俩都是退休的中学语文老师,顺便重操旧业。
标签:
学校撤编师生人事感叹杂谈 |
分类: 岁月如歌 |
乘车经过工作过的学校,看到校舍犹在,门口换了别的单位名牌。原来,我们高级中学已经撤销编制了!这样,与学校有关的人和事,都成了沧海遗珠,成了追忆。
有位赵老师,是苏北某富豪家的少爷。当年满腔热血,胸怀报
标签:
医生经商信佛杂谈 |
分类: 人生百态 |
甲秀其人
在博客盛行的时候,我认识了甲秀。他的博文短小精悍,文采飞扬,入木三分,我们每周都有互动。从博客照片上看他,中等身材,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标签:
填报志愿爱心捐款出访邻国感想 |
分类: 岁月如歌 |
我上电视
能收看电视,已很高兴。做梦也没有到,我也上了电视。
高考前夕,要指导考生填报志愿。上海教育台,每年都举行现场指导活动。由于我对高考政策、高考规定有一定理解,高招办的唐主任带着我参加。
考生在电话发问,市考试院安排专人解答;在电脑发问,由电脑答复,我负责一台电脑回答
标签:
没有登上“世界尽头”坐在半路等候智慧杂谈 |
分类: 旅游随笔 |
“世界尽头”纪行
斯里兰卡本叫锡兰,曾受葡、英等国殖民,独立后改称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那年元旦,我们去旅行。
凌晨四点,国内还在深夜一两点钟,四辆越野车就到了努沃勒埃利耶大酒店外面。我们兴致勃勃地上车,向“
标签:
遇季子后人赵元任祖居听牡丹亭传承文脉 |
分类: 旅游随笔 |
青果巷掠影
车到青果巷,我坐在进口旁边的游船码头长椅上,等候从酒店步行而来的同游。我朝旁边一位长者点点头,他微笑问我来处。他知道我第一次到常州,就热情为我介绍:
标签:
越王台古轩亭口大禹陵传承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杂谈 |
分类: 旅游随笔 |
绍兴三个景点的追忆
那年暑假,在绍兴参加研讨会的间隙,游览了鲁迅故居沈园、兰亭、五泄等七八个景区。我在越王台触摸勾践的铮铮铁骨,在古轩亭口聆听秋瑾的生命诗篇,在大禹陵感受治水英雄的巍峨身躯。绍兴古城的这三个景点,就如三座精神丰碑,向我讲述着华夏文明的脉动。
我住在酒店附近,清晨登临了府山南麓的越王台。五开间单檐歇山顶的殿宇,青砖基座上的苔痕,仿佛勾践十年生聚的皱
标签:
香芋端端儿酱茅针药荷杂谈 |
分类: 岁月如歌 |
有一次,我们在家里接待客人。老伴做了香芋烧鸡,香味四溢。客人说:“香芋我吃过,是切成大片,中间夹着五花肉蒸的。”老伴告诉她:“你说的是荔浦芋头,跟我做的不是一个品种。”她尝了一块,果然类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尽。
香芋呈球状,最大的也比鸡蛋小。这种稀有物种,只产于南通的通州、海门等小部分地区。当地人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必有香芋烹制的乡土佳肴。客人所说的,是产于两广的芋头。它虽然好吃,但体型一般都比拳头还大。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