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中“辨”方向—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大辩论”活动侧记
(2014-09-16 16:16:16)
标签:
教育课改辩论樊城思想 |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
“辩”中“辨”方向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大辩论”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刘婷
“课改背景下,高分数等于高质量。因为课改追求的高分数是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获得充分发展的前提下的‘绿色分数’……”
“我方认为,高分数不等于高质量!对方辩友在认识上至少有3个没理清……”
9月10日,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多媒体报告厅内,“樊城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2014年教育思想辩论赛展演活动”正在激烈进行。上述是松鹤路小学教育集团和王寨教育集团代表队的精彩呈词,台上辩手唇枪舌剑,激情四溢,台下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此次辩论赛,组织好、选题好、辩论好……”襄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卞先华在现场大呼“没想到”!
不断创新赛制,吸引全体教师参与
实际上,这次辩论赛只是樊城区教育系统连续5年开展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大辩论”活动的一个阶段性展示。自2010年来,为促进学校干部、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全力推进具有樊城特色的“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该区连续5年不断创新活动赛制,吸引更多教师参与。
今年的学习辩论活动分为4个阶段推进:首先是各中小学参照既定的3个辩题,至少开展3场辩论;之后,各学校择优组建代表队,参加片区级辩论赛;片区内优胜代表队参加区级决赛;决赛阶段按小学和中学(含高中)进行辩题抽签,分组比拼;最后,获得特等奖的6支代表队获得参加全区庆祝教师节辩论赛展演活动资格。
一个多月下来,全区学校共举行了159场校级辩论赛、32场片区级初赛、11场区级决赛,以及最后6支劲旅展演赛。无论是作为辩手还是听众,全区所有教师都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辩论赛主席之一——新华路小学教师饶丽说:“非常感谢辩论赛,让我从参加四届辩论赛的‘小辣椒’逐步成长为今天主持辩论赛的主席!它促使我的教育境界不断提升,懂得了如何做一名唤醒、激发、点燃、引导、启发孩子的好教师……”
辩题关注细节,直指课改疑难困惑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面对课改这件大事,樊城区把思想之争定在首位。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驱,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课改之树才能真正枝繁叶茂。
沿袭前面4年的经验,本次辩论赛的辩题仍然要从教师中来,从课堂中来,与全区课堂教学改革现状紧密结合,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困惑或前瞻性问题。
在经历了“广泛征集全区一线教师意见——教研员组织课改骨干筛选——局领导与教研员面对面斟酌研究”等过程之后,本次教育思想大辩论的3个辩题终于得以确立。
辩题一——“高分数(不)等于高质量”。虽然樊城区“成人成材”综合素质评价已探索实行多年,但仍然有部分教师难以摆脱分数评价的惯性。这个辩题旨在引发教师对人才质量观的深刻思考。
辩题二——“学生学习成绩好是学生学习(教师讲授)的结果”。在“教”与“学”的十字路口,该辩题有助于帮助教师厘清课堂上到底怎样发挥角色作用。
辩题三——“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不)相一致”。这个辩题旨在引发全区教师进一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樊城区教研室主任宋海潮介绍:“此次辩题切入口小,更加关注教师所思所想和课堂流程细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总结课改的成功经验,查摆问题和不足,从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
辩的是思想
连续一个多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辩的是思想,改变的则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无异于教育理念的一次集中提升。
樊城区中考成绩连年优胜,面对这样的功劳簿,难免有一些教师对课改持不屑观点。在“高分数与高质量”之辩中,一名刚刚从初三转到初一的男教师说:“上届初三虽然我的‘战绩’不错,但是,一名家长在感谢我的同时却告诉我,孩子赢了中考,却输了身体和能力。那一刻,我触动很深。连家长和孩子都不把分数当作唯一了,我们教师还有什么资格抱着分数不放?今年转到初一,我一定要扎扎实实实行高效课堂。”
而对于课改逐渐走进深水区的学校来说,研究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彻底厘清教与学的关系,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樊城高效课堂发展的走向。
而以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庆祝教师节,也赢得了学校、社会的一致点赞。樊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智勇等区委区政府领导兴致勃勃地聆听了整场辩论活动。刘智勇说,方法对路,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他由衷称赞:“本次辩论赛,道出了课改成效,辩明了教育思想,指明了樊城区教育教学改革今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