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雷夫”常丽华(系列报道3)

标签:
转载 |
分类: 欣赏·爱我所爱 |
经常有外地的老师千里迢迢到小蚂蚁教室听课,他们无不被小蚂蚁的朗诵深深震撼:那声音太好听了!无论齐诵还是个人的朗诵,都如天籁一般。
在农历的天空下
杨艺佳,一个很古典的女孩子,是三年级开学才转到小蚂蚁班的。
转学之前,她已经有很重的厌学情绪,每天早上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如果我今天生病多好啊!”看到女儿可怜巴巴的样子,杨艺佳妈妈的心都像被针扎着一样。
她有两个好朋友,都是小蚂蚁班的家长,通过平时的交流,早已对小蚂蚁班心仪已久。
9 月1 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杨艺佳牵着妈妈的手,不知所措地走进小蚂蚁教室。常丽华精心选择了金子美玲的一首诗,改写后送给这个害羞的女孩子。
全班同学起立,在三年级第一天的晨诵时间里,饱含感情地用优雅清新的诗句来欢迎新同学。
那一刻,艺佳并不明白常丽华送她的诗的深意,但她觉得很舒服,很安心——同学们读诗的声音那么好听,看她的眼神也都那么亲切。
艺佳妈妈也在泪光闪闪中,终于体验到了传说中小蚂蚁班的风采。
每天早晨20 分钟的晨诵,是小蚂蚁们最享受的时刻——用生命唤醒诗歌,用诗歌唤醒黎明,常丽华和她的孩子们就这样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一年级的童谣儿歌,二年级整整一年的金子美玲四季诗歌,日不间断地浸润,让小蚂蚁们有了诗人一样的眼睛。每一个晨诵,常丽华都会精心准备——做晨诵的PPT ,也是她工作中耗时最多的事情。一首简单的诗歌,她备课的时间往往在一个小时左右。她要把最美好的诗歌,以最美好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才会被美好打动,才会成为美好本身。
中秋节晚上,常丽华建议各个家庭举行一个中秋诗会,她在杨艺佳妈妈的博客里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吃完晚饭,艺佳同学就开始张罗我们的家庭中秋诗会,这主持人兼指挥忙得不亦乐乎,还拿了根烤火腿当话筒。我建议每人背一首描写月亮的诗,可艺佳同学说:“那些都过时了,现在流行金子美铃的诗!”
于是,爸爸被艺佳“勒令”第一个上台,朗诵金子美玲的诗。主持人兼指挥实在受不了爸爸这半土半洋的语调,又上台当起了老师,一字一句地教爸爸朗诵。
我们可以想象到小蚂蚁教室里的晨诵——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她就让一个厌学的孩子自信起来,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诗歌。
三年级上学期,在穿越了顾城、谢尔的诗歌之旅,学习了20 则传统对联之后,一个名曰“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课程,浩浩荡荡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以古典诗词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它以24 节气为线索,书法国画、民风民俗、古典音乐等都将沿着农历节气这条线索被一一串串起。
一年的时间,常丽华将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里穿越四季,穿越200 多首唐诗宋词。
去年冬至,太阳开始向着北方回归,常丽华在教室里和学生们焚起香,以最虔诚的心,以最中国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迎接这个日子,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
那天,一个晨诵,加上两节课的时间,常丽华带着孩子们从诗词、农历知识、24 节气开始聊起,学习了三首和冬至有关的诗:杜甫的《小至》、姚合的《冬至日》和杜甫的《至后》。
那天的音乐课,孩子们学会了课程的主题歌:谭晶的《龙文》;那天的美术课,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农历游记”的本子上,画下九九梅花消寒图,孩子们要每天涂红一瓣,八十一瓣全红时,天气就变暖了;那天,常丽华和孩子们一起种下四盆水仙,要看着她们在岁月里开出花来。
常丽华强调诗词要与孩子的经验联系起来,坚决反对死记硬背。所以,如何让每一首诗词“醒”过来,让诗词进入到孩子的生命里,是常丽华最费心思的。
梅花凌寒而开,冬天的主题课程自然就是“梅花三弄”:一弄梅花,二弄梅趣,三弄梅魂。这是孩子们穿越的第一个主题课程,无论诗歌的选择,音乐的选择,常丽华都力求不留遗憾。
梅花课程是一个从爱梅、赏梅到敬梅的过程,自然要讲东晋大将桓伊隐居时与高僧笛筝合奏《梅花三调》的故事,自然也要请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欣赏《梅花三弄》的古琴曲,学唱那首荡气回肠的歌。当20 首梅花诗词在每天的晨诵里被孩子们一一念起,当九九梅花全红的那一天,他们就踏上了南京赏梅之旅。于是,很多人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三月,乍暖还寒时候。淄博开往南京的高铁飞驰在齐鲁大地上,某节车厢里,坐着一群安静看书的孩子。没有人吃零食,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人满车厢跑动……很多人都惊诧,这些孩子怎么会如此安静。
对,这就是常丽华的“小蚂蚁们”——他们在常丽华和几位家长的陪伴下,前往南京著名的梅花山赏梅花。
夜幕降临,孩子们来到秦淮河边上,齐声吟诵起晨诵课上学过的《泊秦淮》、《乌衣巷》和《石头城》,旁边恰好有一个喜欢诗词的人,就和孩子们唱和起来。他一句,孩子们接一句,吸引了更多的行人——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小蚂蚁们”成为秦淮河桨声灯影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就这样,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除夕、春节、元宵节、上巳节,一个个节气和节日,伴随着美妙的诗词,走进了孩子的生活,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春天,随着花儿的次第开放,常丽华开启了芬芳四溢的百花课程。
20 首有关花儿的诗词,同样把孩子们带进大自然,不但欣赏了各种花儿的色泽和芬芳,还领略到了花儿们独特的品格。
这时候的杨艺佳,从最初怵头写作,已经深深地迷恋上了文字的轻盈曼妙。她的文字,已经完全超越了三年级孩子的水平: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梨花啊,你是多么的淳朴,多么的高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上,能让自己的美永恒不变,让内心的美永久保存,有谁能做到啊?
落花诗词的婉约,杨柳与送别课程里的依依不舍,夏天荷花课程的美轮美奂,常丽华带着孩子们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等到四年级的秋天和冬天,常丽华还要和孩子们一起穿越菊花课程、月亮课程、苏轼课程、杜甫课程……等到下一个冬至日,他们将在自己小小的教室里,穿越唐诗宋词,走过春夏秋冬,一年的时间,唤醒诗词,唤醒生命,这是多么美妙的课程!
晨起而诵,常丽华带给了孩子们一个怎样丰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