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期声:贵州思南县集训营采访
(2014-05-05 18:57:16)
标签:
集训思南电视台采访课改教育 |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
贵州思南县集训营采访
贵州省思南县电视台
《中国教师报·区域教育周刊》主编、中国区域课改共同体秘书长 韩世文:思南教育人选择了课改,也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和担当。中国教师报选择思南,同样选择的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应该说思南是贵州省第一个选择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推动教育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综合改革目标的区县。我们希望用一年的时间与思南合作,共同建设这样的区域教育样本,使思南教育在更高层面发展的更有内涵,更具有品牌效应,进而推动和引领贵州教育的再发展。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前进路小学校长 张春森:传统的课堂,分数是主人,教师是管家,学生是奴隶;重视语数英,忽略音体美,为分数牺牲一切;将分数等同于质量,把学生和家长,甚至将来的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都投入了追逐分数的深渊。而省外一些学校较早实施了课改,只有课改,才能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贵州省惠水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刘
贵州省金沙县第二中学校长 邹渊明:我们的课改在前几年也在进行,但力度没有这么大。这次来看到,思南的课改,由县委政府主导,教育局大力推动,真令人敬佩。我认为思南这一次课改,对思南的教学质量、对思南教师的打造肯定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非常希望这样的活动在我们金沙,在我们毕节,也能够推行。
贵州省铜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陈继群:非常荣幸参加这次中国教育区域样本思南基地建设高校课堂教师培训。我感觉这个高校课堂,它主要强调学生合作学习。以前的那种教学形式,感觉老师一天都在教,学生比较厌烦,很不喜欢读书。现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自主的去探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贵州省思南县教育局局长 曾应华:课改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撇弃教育“只见分不见人”的传统模式,实施既见分又见人的素质教育。我们希望通过课改实现学生学习自主,管理自制,生活自理。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工作幸福,学校特色鲜明的教育愿景,实现学生家长社会共同需要的教育。
贵州省思南县教育局副局长 罗亨武: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高效课堂。这个高效课堂一改过去课堂上学生听老师讲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结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贵州省思南三中校长 许芝英:过去,我们是思南教育的标杆,但我们能正确认识过去的成绩。过去的课堂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结果是“见分不见人”。现在,我们要重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坚定的走课改之路,达到学生既要见分又要见人这样一个终极目标。
贵州省实验小学校长 黄
贵州省思南五中副校长 罗来英:我们五中自2013年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经过半年的探索实践,不断反思和总结,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模式不但促进了学生,发展了教师,而且更好的发展了学校。事实证明思南五中选择课改之路完全正确。
贵州省思塘小学副教导主任 刘华樱:这几天的课改培训,我认识到:我们要想成就孩子,就必须构建高效课堂,教师由传统的传授者、二传手、演员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尽管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是挑战,是压力,但我们还是要鼓足勇气,大胆尝试,改变过去。相信思南的课改之花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贵州省合朋溪中学教师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