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引领发展
(2014-05-05 21:46:46)
标签:
培训课改教师报展示信念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刚刚过去的4月份,几乎成为中国教师报的培训月。上旬有贵州省思南县区域课改的5日集训,中旬是吉林省延边州的进校诊断,下旬我们的培训团队又走进了宁夏固原市,开展了3日高效课堂培训。不同的地域、相同的激情,被点燃了的教育人,迸发出来的向上的劲头,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他们对于变革的渴求!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渴求,我们走进不同区域的会场或学校课堂,听到更多渴望和支持课改的声音,看到更多践行课改的行动:这些声音和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后来者改革的士气,也让我们更为激情投入。不管是分班体验式的研修,进校跟班的影子培训,还是进课堂的诊断式指导,展示性的学习成果汇报……我们和每一位参训教师一起,体验着不一样的学习,酝酿着更扎实的行动,形成着更丰厚的成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部分教师机械模仿操作技术,不加思考照搬经验,很多学校在推进课改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适和系列发展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打击和损伤教师课改的积极性,让人们对课改产生怀疑。其实,所谓的课堂模式和技术,不过是为解决课堂教学本身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并不是教育的“圣经”,同样,那些课改培训师所传授的方法,只是他们自身发展经验背后所呈现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学习者且不可全套照搬,不加思考,机械重复!
可惜,很多学校,在课改的实践中,不仅将学校教育窄化为课堂教学,将教学活动僵化为技术操作,还在模式的推广中一面喊着还权于学生,一面干着目中无人的教育工作。让课堂既无趣也无味,让学习既无神也无情!最终,必然导致教育的功利化,学习的机械化,育人的简单化,成长的单一化。
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区域和学校,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仅仅停留在方法技术的复制上,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教师发展动力的激发和信念的培植。
因此,我们在不断细化和完善培训技术的同时,也特别强调教师信念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当我们引领教育人坚定课改信念的时候,很多原本被普遍认为是制约发展的课改技术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因为觉醒后的教育人,有了发展欲望的教师,坚定了改革信念的管理者,就会想尽办法谋发展,这时候,方法就比困难多。
比如在思南县,为了更好地推动课改,借助电视、网络、报纸、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课改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固原市,教育局长虎玉赟带领班子成员、全市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六盘名师”,认真聆听讲座、积极观摩示范课的同时,更现场部署课改工作,即时谋划区域未来改革思路。
在“四新”展示舞台上,教师们毫不掩饰地表达践行课改的意愿;在总结会上,固原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志坚更是动情地表示:“一次简单的培训会,变成了一次课改的动员会”!
一次培训,变成区域课改的动员会,是很多教师未曾预料到的,也是主政者们没有想到的,但这样的结果,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兴奋,受到鼓舞!这或许就是信念的威力。
因为区域课改培训,不再局限于技术的推广,而首先实现教育信念的激发,课改激情的点燃。
信念引领发展。固原的一次培训,便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