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天下·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行动中对接

(2013-06-09 18:00:21)
标签:

教育

师范

理论

实践

法库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教育理论的目的在于教育实践,根基在于教育实践。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理论的培训,可以使教育工作者在反思自身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对话,从而自觉地完善教育实践。辽宁省法库县教育局与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校联手实施的“教师教育机制改革项目”,较好地诠释了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理论在实践中积累智慧

教育理论的目的在于教育实践,而教学实习是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环节。作为“教师教育机制改革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库县教育局分别承担了沈阳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2009年和2010年,沈阳大学先后两次共计派出63名师范生到3个乡镇11所学校,进行为期1个学期的教育实习;2011年和2012年,东北师范大学先后两次共计派出101名师范生到两所高中和1所初中,进行为期55天的教育实习。

教育理论的根基在于教育实践,行动研究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东北师范大学在两年的师范生教学实习期间,每年都特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与师范生一起进驻法库实验区,一方面指导师范生实习,另一方面与实习学校一线教师合作,开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并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的凝炼与提升,形成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这种“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模式,很好地克服了教育理论缺乏对实践指导价值的弊端。

实践在理论的滋养下绽放光芒

法库县在与高等师范院校合作的过程中,注重从多个维度策划并实施对校长、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的培训。具体培训形式有:开办校长研修培训班,如2011年6月,东北师范大学组织开办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校长研修培训班;开展骨干教师专题培训,邀请课改名家,对法库县中小学领导干部及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开办学历提升班,如沈阳大学与法库县合作,联合开办了11期学历提升培训班和1期研究生课程班。高水准的教育理论培训,极大提升了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为校长、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教育理论检验、提升教育实践。在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时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法库县的中小学教育实践者,遵循“在实践中反思,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的思路,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经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一些学校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年,法库县聘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代表团,对秀水初中的“三三四”教学模式进行了把脉、纠偏与引领。

教师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法库县教育局与高等师范院校以“双赢”为基点,力求在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并在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

实现了高端与低端的资源整合。东北师范大学自2010年与法库县教育局签订“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协议书,通过基础教育信息平台,向法库县教师进修学校免费提供教师教育信息资源、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及电子图书馆信息资源,为法库县教师远程培训、自主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同时,法库县教师进修学校将县域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进行编辑,上传到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库,丰富了学校的视频课堂资源。

实现了师范大学对基层教育的关照。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和2012年,在自主招生工作中,分别将法库县两所高中列入自主招生范畴,通过自主选拔,先后使8名法库县学生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政策。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为了让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保持一种持续的“对话”状态,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创设师范大学理论研究者与基层学校教育实践者对话的平台。“教学开放日活动”、“有效教学现场会”等系列活动,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对话的过程中共同提升。

(陈瑞复 孟庆宏 作者分别系辽宁省法库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副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