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试卷”之人物:原绿色:突破自救又一春
(2011-04-27 10:11:33)
标签:
原绿色突破自救春殷都课改校长信仰试卷人物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教育是一种信仰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课改人物群像素描(二)
原绿色:突破自救又一春
与原绿色相识已经7年了。那个时候他在安阳下辖的林州市教育局任职,后又转任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从行政人员转身做校长,他可能是记者熟知的转型最快的一位。短短两时间他已成长为一位远近闻名的专家型校长,并作为全省课改专家报告团成员应邀到各地巡回作学术报告。
7年后,再一次采访他的时候,他的身份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作为专家型人才被引进到殷都区教育局担任副局长,同时还兼任着中国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
走进集团办公室的时候,原绿色正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也许他是在记录自己最新的思考。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位名字充满诗意的校长,除了每天日常的工作之外,他还坚持记录自己的思考,并以“老调重弹”为笔名在教育局主办的内刊上撰写专栏文章。
小屯教育集团旗下拥有小屯小学、高楼庄小学和铁西路小学三所学校。与很多名校绑定弱校的集团发展思路不同,小屯教育集团选择的是薄弱学校抱团发展战略。原绿色认为,常规的名校带弱校战略固然可以通过名校扶植拉动薄弱学校的发展,但是同时存在名校资源被稀释和弱校潜在优势被掩盖的风险,他希望通过这种弱弱联合,追求1+1>2的效益,尝试走一条薄弱学校的自救之路。原绿色曾在集团全体教师会议上宣称,即便是土豆炖土豆我们也要炖出一种特色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原绿色都在努力用一种全新的理念致力于集团文化的系统改造。这一改造始终贯穿着一个关键词:自主。
作为殷都教育发展总顾问姚文俊的第一个弟子,原绿色一直在潜心研读主体多元教育思想。在他看来,教育要给学生自由生长的空间。自全区整体推进主体多元高效课堂以来,作为集团总校长,他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当人的独立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自主权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便会产生一种内驱力,而内驱力又会使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得以激发。
自主,是学生成长的核心,高效课堂倡导的核心理念是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自主,原绿色从课堂自主学习出发,逐步扩展到校园自主管理,进而延伸到社会自主实践,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主文化链条”。他试图通过这样的探索培养一批新学生,成就一批新教师,从而编制他的“新学校和新教育”之梦。
“我最喜欢成长这个词,假如我们的学生、教师,包括校长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在成长,那么我们学生的未来、教师的未来、校长的未来,甚至学校和教育的未来将不再是一种梦想。”这是他在一篇文章写下的文字。
这位擅长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校长对教育始终怀有一种诗意的追求。在对集团的理念系统进行规划的时候,他提出要办一所彰显中国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学校。
小屯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和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同时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最早的公办学校所在地。原绿色认为,学校文化首先要寻根,小屯集团的文化之根就在这段特有的历史内部。“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易经的启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对话记录。而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汉字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具象载体和标志。”原绿色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屯无疑是小屯是中国文字之根、文化之源、文明之魂,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
基于这样的背景追溯,原绿色希望以文字、文化、文明为载体全景呈现小屯集团的人文教育特色。
与集团文化的开发相呼应,原绿色还坚持开放办学思路,成立了由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内的街道、社区、公安、卫生、工商、新闻等部门代表组成的“学校发展促进会”,借助社区力量把社会当做培养学生的大课堂,让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同时,吸纳各界社会精英为学校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可谓借智发展有效探索。
小屯教育集团能否像他预期的那样,走出一条薄弱学校抱团发展的自救之路,集团内部的教师充满期待,我们同样充满期待。而他给集团所属学校校长和教师撰写的文字总是让人心生敬意——
校长要做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校长不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二传手,思想的中转站,要敢于自己思考教育。
把简单的事情做精致就是不简单,把重复的事情再创新就是不重复,把平凡的事情做完美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