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特色“飞” 让兴趣落地(一)

(2011-01-11 13:32:22)
标签:

特色

学校

兴趣

落地

南京

江宁区

教师

新闻

学生

故事

教育

分类: 区域·教育地理

区域教育条件均衡之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选择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新路径;在“特色”理论满天飞的当下,江宁区选择了让理念落地,让学生兴趣发展落地……

让特色“飞” 让兴趣落地

 

江宁特色学校创建之教育特色篇

 

出镜学校: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小学

特色创建:以机器人项目为主打的科技教育特色

新闻回放:

据《金陵晚报》报道,2008年11月13日,南京科学园小学里举行的一场“国际水平”的机器人表演,让人大饱眼福:一辆长不过20厘米,高不过15厘米的小四轮“机器人”,好似长了眼睛,在复杂的弯道上任意驰骋,绕过许多障碍物、撞倒3个目标瓶,再准确返回规定位置,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钟。

就是这套名为“突击奇兵”的机器人装置,在日本举行的2008年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中,从全世界125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而设计这套装置,并为它编制程序的,是南京科学园小学的两名六年级学生:徐自然和明晶——他们只是科学园小学众多机器人爱好者与优秀选手中的一员,两个人四年级开始接触机器人培训,短短两年间,多次夺得省市、国家级大奖。上了中学后,他们依然继续着自己的机器人爱好,还带动身边的同学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校长解读:

陈  宾:几年来,学校逐步构建了以青少年机器人项目为主打品牌,航模、电脑(绘画、计算机奥赛、计算机网页制作)为两翼,科技创新(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活动为基础的科技教育特色。

学校累计投入60万元,建设了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室,配备了专职教师。同时,学校开设了航模、机器人、科技创新、电脑、环保等众多的兴趣小组,开发了科普创新、机器人等校本教材,使科普教育课程化,我们每年还举办全校师生全员参与的科技节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全员普及与提高,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与素养。

机器人项目是世界前沿科技,在小学开展这项教育,是激发学生科技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方法,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我们的教育实践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学校不仅在省市、全国乃至世界赛事中佳绩频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教师感悟:

葛六波:我原是一名极其普通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师,毕业后分配在本乡的高山小学,任教几年数学后,成绩平平。2003年,三所村完小合并,在新调任的陈宾副校长的“邀请”下,我加盟了学校青少年机器人项目,开始做起了专职科技教师,分管学校信息技术室,担任科学课教学,主攻机器人。

2003年学校组建第一支暑期机器人兴趣小组,2007年初次参加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派出的两支代表队便分获二、三等奖,由此,我们的信心大增。    随后的训练与比赛,使我逐渐超越了学校聘请的顾问。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机器人项目开始走向自主与超越,在南京市各级竞赛中崭露头角,后来在省市、全国乃至世界赛事中也佳绩频传。身为专职辅导教师,我在其中找到了定位,实现了人生价值,而我指导的学生,不仅获得了无数奖励,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上了科技创新,学会了在“做中学”。

 

出镜学校: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铜山中心小学

特色创建:坚持乡土本色的科技教育特色

情景再现:

2010年6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南京市江宁铜山中心小学历史的日子。这一天,第六届“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该校全国少科院小院士、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高悦同学,作为江苏省16位“少代会”小代表之一,坐上了“少代会”主席台的第一排。她的左边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右边是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如今,这张珍贵的照片,与该校众多学生的科技作品一起,陈列在一间专门的科技作品陈列室中,这其中,就有高悦发明的“自动控量板茬化肥深施器”。

此前的5月份,铜山中心小学成功创建成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校长解读:周牛宝

走进铜山中心小学,处处是景,一个个活动基地构成了校园的胜境:动物乐园、七彩果园、农业种植园,还有百草园,百树林,百花园、气象站、古诗廊道……每一处都是一本可供师生阅读的天然教科书。而让人留连忘返的,更是她内在的魂——动手动脑,身体力行。

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锻造学校科技特色,并逐步开发建设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校本课程---《铜小科技》。科技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课堂的空间不囿于教室,科技基地才是学生探究的场所。

围绕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广泛开展了环境教育活动、小课题研究活动、科学种养活动、“科技节”活动等。其中,2008年的“紫心山芋的研究”、2009年的“向晴天取水的研究”,还被确立为市级小研究课题。

目前,学校成立了“铜山小学生态委员会”,正在通过环境评审、制定行动计划,倡导常态低碳生活,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国际生态学校。

 

学生故事:

高  悦:我家住在铜山的小彭村,家里房子的四周都是农田。有一个星期天,外面下着小雨,爷爷背着一袋化肥下田,直接就把化肥洒在了土壤表面。我告诉爷爷:“这样施化肥,化肥的有效利用率是很低的。”爷爷说:“要有一个能在板茬的田里深施化肥的农具就好了。”

爷爷的话提醒了我,我决定发明一个板茬化肥深施器,解决目前农村板茬种植化肥深施难的问题。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科技辅导员郭荣幸老师,郭老师非常支持我。通过反复试验,我发现三角形的铁锹最锋利,挖洞最轻松。当我将三角形铁锹装上锹柄后我又想,如果将锹柄改成空心的,可以将化肥装在里面,这样可以将两个人操作深施化肥改为一个人操作,还可以省掉一个人的劳力。空心锹柄做好后,在郭老师的启发下,我又设计了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控量器,并配上一个内置滑动皮碗和拉杆。

在郭老师的辅导下,我画出了“自动控量板茬化肥深施器”的发明图纸,又请村里有技术的金工帮我加工制作。使用做好的“化肥深施器”施肥,不但均匀,而且省工、省力,效果理想。

今年8月,老师推荐我的小发明参加“全国第十八届发明展”,最终荣获国家金奖。爷爷奶奶得知消息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还夸我是“小发明家”呢!

 

 

出镜学校: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土桥中心小学

特色创建:以“三模”运动为龙头的科技教育特色

新闻回放:

据合肥电台报道,2010年5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土桥中心小学窦瑶、吴梦婷两名同学,代表江苏省参加了此次大会航空模型运动中模拟遥控飞行定点着陆项目的竞赛。比赛中,她们沉着应战,经过预选赛、半决赛、总决赛三轮的激烈较量,战胜来自其他8个省队的17名高手,都顺利进入了最后的总决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窦瑶同学以半决赛、总决赛两个满分的稳定发挥,获得了第一名,成为本届“四体会”年龄最小的一等奖得主。

窦瑶年纪虽小,但战功赫赫。2001年在江苏昆山举行的“全国模拟遥控飞行锦标赛”上,她还一举夺得这个项目的冠军。

 

校长解读:

陈庆怀: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三模”(车模、航模和海模)活动作为一项集动手、动脑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以其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深受青少年喜爱。

从2003年起,我校把“三模”活动作为特色项目予以开发,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使“三模”活动得到迅速的发展;2006年,我校在“三模”运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发了“模拟遥控飞行”项目,我们把他们合称为“四模”。“四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2008年学校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制了校本教材《我与模型一起飞》、《模拟遥控飞行指南》。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航模知识,2008、2009年暑假期间开展了土桥小学“广玉兰杯科技夏令营活动”,此项活动将作为学校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平常走进土桥小学,来到学校“科技活动教育中心”,你经常可以看到校“模拟遥控飞行队”队员在电脑前练飞行,“三模运动队”在制作模型或在各自的场地上,海里的在“试航”(海模),地上的在“试跑”(车模),天上的在“试飞”(空模)。

目前,学校在科技活动中,仅全国比赛一二等奖就超过30个,2010年8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评为首批“全国模拟运动指导站”。

 

学生故事:

窦  瑶:虽然我长得不起眼,但两年来,我几乎囊括了我所能参加的模拟遥控飞行定点着陆项目各级比赛的冠军:2009年南京市选拔赛冠军、江苏省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冠军、全国模拟遥控飞行锦标赛冠军、2010年全国第四届体育大会航空模型比赛冠军。是不是有点模拟遥控飞行界“大满贯”得主的意味?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飞行天赋”,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勤奋”二字,我能取得这样丰富的成绩也同样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开始的时候,接触一个新鲜的事物,我会一丝不苟地练习;一段时间以后,新鲜劲儿过去了,我也一丝不苟地练习;千百次以后,渐渐枯燥起来,别的同学已经不耐烦了,我仍然一丝不苟地练习……这种被老师称为“韧劲”的精神,正是帮助我获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