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职业教育也需要转型
(2009-03-14 18:51:49)
标签:
职业教育转型政协委员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教育 |
分类: 专访·记者手记 |
职业教育也需要转型
——访全国政协委员、宁夏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
记者:孙委员,作为宁夏教育界唯一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您参加今年的“两会”准备了什么样的提案呢?
孙珩超:我是从事职业教育的,今年依然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教育配置不合理、办学方向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
职业教育是办学的方向,不是办学的层次。职业教育可分初级、中级、高级,也就是可以有中专、大专、本科还有研究生。现在在我国,学生基本上是考不上高中的上中专,考不上大学的上高职。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基本上是“不优秀”和经过传统教育淘汰的学生,这一现状让职业教育变成了一个办学层次上的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记者:不错。您认为我们要如何来改进这种现状呢?
孙珩超:首先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应该完全转变为办学方向的问题,将职业教育定位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按照人才的特点,将适合从事技工的学生从传统教育中分流出来,让他们依次接受中职、高职,特别有才能的甚至可以就读硕士、博士,而不是现在的学历。
所以我建议职业教育需要抓紧调整内部结构,调整内部结构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鼓励和支持地方办民办职业教育学院。二是鼓励国营大型企业办职业教育学校,这些企业有现成的实习基地,有现成的设备、仪器,也有现成的师资力量,有了他们的参与,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矛盾将可以得到很好地化解。三是国家需要确定专门的职业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
今年,国家投入4万亿来拉动内需。其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却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产业技术人员的升级问题。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生产力都是通过产业技术人才来完成的。国务院在加大“调结构”投入的同时,务必要高度重视对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的转型教育投入,而这种转型教育投入主要是表现在我国已形成的职业技术教育上。
记者:您希望这笔钱多向职业教育投入了?
孙珩超:没错,在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同时,为确保国务院“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的要求,国务院应同时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投入要投到对产业转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上来。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转型问题,有些职业教育门类雷同、对象不一,这次职业教育投入主要是结合具体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产业工人技术转型而投入的,不是对一般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投入。
其次,对全国职业技术学院要进行综合评定,对能承担国务院在“调结构”中产业工人技术转型的培训教育的学院应进行投入。
其三,要加大对“民办”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和投入。民办职业技术学院适应性强,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可加大对这种民办学院的投入能有效的促进“调结构”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