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举行
市教委拨款80万元研发首部京剧教材
在推广阶段京剧将渗透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中
记者从3月12日举行的北京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上获悉,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京剧进课堂”使北京中小学生“熟悉京剧、尊重艺术”的目标基本实现。北京市教委决定拨款8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北京市首部地方京剧教材的研发,并在教育部规定的15首唱段的基础上,将曲目扩展到22首。
此前,北京市教委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对《京剧》教材进行研发,并在教育部推荐唱段的基础上增加传统曲目的比例和积极向上的唱段。
负责编写北京地方版京剧教材的中国戏曲学院涂玲慧介绍说,新教材将打破年级的限制,只有小学和中学的区分,不限制每个年级必须教授的曲目,增加教师的选择空间。小学教学曲目有12段,其中传统曲目占一半,现代戏3段;中学教学曲目为10段,其中传统曲目占70%,现代戏2段。此外,《京剧》教材中还将增加两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唱段,帮助学生了解昆曲和京剧的“血缘关系”。同时,北京还将同时推出京剧教程教师版,这对全国各地教师学京剧都有指导意义。
在试点中,京剧进课堂还仅限于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而在推广阶段,北京市将把京剧渗透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成为地方课程之后,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都有可能涉及京剧知识,如脸谱和服饰可编入美术教材,唱词韵脚和句式可编入语文教材。
据介绍,京剧进课堂试点一年来,北京市22所试点中小学的48名音乐教师全部接受了国家或市级京剧知识与演唱技能培训。但只有中关村一小、北大附小、西颐小学、石景山西黄村小学等极少数的京剧教师接受过戏曲专业学习,有15所试点校没有一位音乐教师具备戏曲经验。“缺乏具备京剧经历的音乐老师,仍然是京剧进校园的最大阻力。”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音乐教研室主任沈一民建议,包括中国戏曲学院在内的大学要进行课程调整,设立京剧教育学专业,以适应中小学校对京剧教师的需求。
另据了解,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京剧进课堂”全国试点将在7月结束,目前教育部在总结各地经验,并考虑适当调整部分有争议以及不适合学生传唱的曲目。但“京剧进课堂”具体什么时候在全国中小学大范围推广,目前尚不明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