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秋季北京市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到教科研单位的专家,从每一所高中校的管理者到每一名高一教师,无不在紧张的学习和研究着,积极的探索与行动着。其间或许有许多困惑,也有争议,有困难亦有痛苦,但是,全员的行动,智慧的推进,仿佛一场轰轰烈烈的教育行动,让首都的高中教育教学焕发出不同以往的活力与激情。
无论是课改的先期调研、科学论证,还是进行中扎实密集的全员培训、全面落实,北京市总是坚持充分地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地开发新的资源。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还是评价机制的积极引导,北京市总会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无论是设置实验工作样本校,有主题、分层次带动整体实验,还是开展以模块教学为中心的“校本教研”,北京市也总是充满智慧地以点带面,推进各得其所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高中新课改一年后的一项调查中,学校管理者对课改实验的经费、教学硬件设施及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教科研专业支持的满意度较高。大多数学生则表示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中有所收获,而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008年11月上旬,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调研组到北京调研后认为,北京市普通高中课改工作成效显著,走在了实验省区的前列。同时,参加实验的各方面人员高度关爱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实现了协调合作下的和谐发展。
这是对北京市进行的这一场智慧的教育行动中肯的评价,也将是北京未来课改的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