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学生身体健康主要靠平时锻炼
李宗浩:目前有些学生为了中考体育加分数搞突击,参加一些体育培训班,这种做法就更背离了身体好这个宗旨了。突击性的运动训练,虽然可以提高一点体育成绩,但背离了体育健身的规律,更背离了身体好的宗旨。
陈祥建:突击训练对身体不好是肯定的,但是要看什么项目。如果是一些技术方面的东西就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突击项目中其实对身体最不好的就是跑步,而且短期锻炼跑步效果很差,几乎不会提高。今年好多学校是临近考试才让孩子们锻炼的,而且强度很大,这对孩子非常不好。经常会有孩子因为平时不跑现在跑得太多而引起腿痛。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在抓初一、初二孩子的体育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虽然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是被动训练,但是总比不锻炼要好。
韩宏:学生的身体锻炼关键在平时,上好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开好两课(体育课、课外活动),保证每天1小时的活动足矣。家长请体育“家教”,能见到什么效果?不过是给城里有钱人家一个机会,给各种“补习班”的产生一个条件,真正的农村人,贫穷的老百姓望其兴叹,不利于教育公平。
我们不能把体育加分当指挥棒用,任何事物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体育也一样。真正的体育锻炼,是一个体制问题,仅靠一项措施包医百病是不现实的。中学生的身体锻炼是一个综合因素,要采取各种办法,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体能测试,对学校的评价,要有一个长期的机制;要求各校组织各类体育队,通过比赛督促学校。现在一些地方的小学基本上不举行任何项目的比赛,这怎么能引导学生锻炼呢!
学校体育,重在评价,但不是中考成绩评价,这是个体评价。体育评价,重在学校体育的整体评价。如果一所学校重视体育,学生身在其中,受其氛围的感染,锻炼的人自然就多起来了。
马思勇:我认为加强体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特点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声音
“中考加试体育有益于督促学生锻炼身体,也会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充分发挥课堂效应,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北京某中学体育教师
“体育中考的项目过于集中了,每人只选三项,学生锻炼受到了制约,大部分课上时间都在为中考加试项目服务,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的效果也就降低了。”
——北京某中学生家长
“体育锻炼本身没错,但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次考试就能解决的。现在除课业负担外又给孩子加上体育测试的压力,真怕孩子有些吃不消。”
——一位上海中学生家长 (韩世文、曾文赓)
链接
北京:体质优秀才能当三好学生
据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市计划将评选三好学生的标准提高为优秀,体质健康标准不是优秀就没资格参评三好学生。该市教委目前正着手制订新的三好学生评价标准,2008年毕业年级的市级三好学生以及各区县其他年级的三好学生评选仍按以往的标准进行,但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不达标绝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北京市教委期望此举可以促进该市青少年体育、体质健康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