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生活之猪鼻拱

(2007-08-27 04:12:22)
标签:

休闲生活

分类: 案头之山水
 

有没有人认识下边这种植物?

 乡村生活之猪鼻拱

 

 要不看说明,我是认不出来(我识别图的能力一直不行):著名的、医食两用的中药野菜鱼腥草。我从来没有兴趣去知道本草纲目是怎么说的,关于它的作用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之所以不引用这些故事,是想起了崔永元的经历:做了一期《实话实说》质疑减肥药品的作用,之后收到大量观众来信要求介绍减肥药; 后来有厂家直接拿他作广告,反正的确是他在哪里说减肥的事情。如果总结一下那些效果,可以用“大病小病,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来形容。甚至在非典的时候,不知道哪位老中医说这个草煮汤喝可以预防非典(我想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本草纲目》应该都没有这方面的明示或者暗示),一时间鱼腥草身价百倍,平常用来喂猪的老草(就象上图中的)也卖到了一块钱一斤。

鱼腥草在成都被叫做“折耳根”,在我们当地叫做“猪鼻拱”。作为菜的时候,吃的是嫩根。象图中那样成熟开花的,只能作为中药。小的时候供销合作社会收晒干的草,不过价格太低,一大箩筐晒干了也卖不出几个钱来,即使是很贫穷的农民也不愿意拿去卖,直接用来喂猪。现在鱼腥草受到追逐,即使是在我们当地,也比一般的蔬菜要贵。所以已经有人专门种植了。

下面的这盘是能在饭店里吃到,或者市场上能够买到的。白色的根从地下挖出来,基本上是凉拌。

 乡村生活之猪鼻拱

 

鱼腥草的味道很特别,口感也不出众,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不能接受那种味道的人甚至觉得很难吃,飘飘娘只吃了一次,难以下咽,再也不吃了。

“极品”的鱼腥草(这是我的定义)不是在高级饭店里能够吃到的,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卖。在冬天刚过,咋暖还寒的时节,田坎上(我们那里是梯田,所以田坎很多)会有鱼腥草露出一点点头,甚至第一片叶子都没有张开。用一把镰刀,或匕首,或改锥,从旁边插下去,往鱼腥草的方向掰一下,可以拔出手指长的一根。白白的,嫩嫩的,看起来就很诱人。这样得来的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是最好的,不过费上许多功夫也挖不了多少。除了有闲的人自己吃之外,不会有人挖了拿去卖。

以前种地比较麻烦,冬天里要把地里的杂草清理掉,并且翻一遍,叫做“挖冬地”。到了春天,再把挖过的地重新挖一遍,叫做“培地”,就是把大块弄散,地面弄平,然后下种。现在有了新技术的支持,不用这些步骤了,但是不停受到悲天悯人的环保主义者们的反对。社会学家环保人士们成天坐在空调房里喝着龙井或者咖啡,既不去了解新技术,也不去了解种地,成天在那摆弄名词,要求农民刀耕火种,要求“有机产品”。他们的收入跟着工业产品价格涨了又涨,但是农产品一涨价,就马上开始唧唧歪歪。我一直很邪恶地想,真应该把他们都送到贫下中农家里,一起种上一两季庄稼,让他们体会一下他们推崇的“原生态”。

扯远了,拐回来,继续说鱼腥草。培地的时候,有些地里会有很多鱼腥草。这些草当然是要去掉的,抖落干净了可以拿回家吃或者去市场上卖。这样得来的一般都很长,比较老了,甚至还有隔年的老根,就像上面照片中的。一方面,这是耕作的副产品,另一方面,可能收集到比较多。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受推崇,比起普通蔬菜来,要便宜许多。受到追逐推崇,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很小的时候,我去附近的“单位”里卖过鱼腥草,洗干净扎成小把,两分钱或者五分钱把。或许,那是我人生中最早的赚钱经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