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茶余饭后 |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现在好像到处都是伯乐了。源源不断的总有报道,这里一个“挑战相对论”,那里一个“推翻热力学定律”,档次低一些的也是要得“菲尔茨”或者“诺贝尔”奖,如果只是想拿国家自然科学奖,估计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中华大地,真是英才频出,伯乐不断。
以前的那些民科,搞得都是高深宏大的学问,一般人还真是不好判断真假,所以伯乐们为千里马四处宣传还情有可原。伯乐们的错,不过是不懂得学术成果要交给学术界的人士来评判(虽然缺乏这样的常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以为凭着他们的生花妙笔,煽情蛊惑就能成就一代传奇。最近这个侯明辉的事迹,只能让人怀疑伯乐们是真傻还是假傻了(侯老师的成果可都是初中几何的内容,即便是后来学文科的记者也都应该学过的)。
其实我还是挺佩服侯老师的。他至少是一个很敬业的老师,证明的那些定理也确实不是胡说八道。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要求在科技会堂开报告才公布成果,而是把它们发表在了一些公开的刊物上。(按照某种标准,好像还可以称为国际学术期刊)。那些东西水平很低是事实(网上的闲人们顺手列出了一堆一堆比那还有广泛性的“定理”),但是看看发表那些文章的刊物本来也就是发表这种东西的地方。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来说,搞这些也无可厚非。可笑的是那帮伯乐们,一听定理”“论文”的字样就肃然起敬,把侯老师描述得跟华罗庚似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丰富多彩。有人喜欢种花种草,有人喜欢养狗养猫,有人喜欢听音乐看芭蕾,还有人喜欢在网上吵架灌水,所以有人喜欢挑战爱因斯坦设计永动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影响他人,总比成天打麻将的好。(不过有的爱好,比如说自己造个飞机在天上飞就不行,掉下来砸着人可怎么办?不过就这也还是有伯乐为之呐喊。)至于象侯老师那样的,钻研一下业务,至少教学生作题的时候思路开阔了许多,写点文章也算是与老师同学们交流。如果没有伯乐们的掺乎,实在是挺好的事情。坏就坏在伯乐太多,非得把侯老师从“著名教师”往“数学家”的方向上捧,搞得现在丢人现眼了。毕竟,那么多打街球的,只有一个人能到休斯敦和姚明一起混饭吃,还经常为人所诟病。中学那种层次的平面几何,早就连边边角角都完善了。用某些上过数学奥校的闲人们的话说,侯老师所干的就是做了一大堆考试题,甚至连难的奥塞题都算不上。
想作伯乐本身没有什么错(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么,大概不想当伯乐的记者也不是好记者吧),但是如果连马都不认识,牵着一头毛驴就鼓吹开了就难免让人喷饭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