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副韧带损伤
原因解析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膝关节内侧疼痛的韧带因素——内侧副韧带的损伤。这种损伤一般发生在X型腿、扁平足的患者身上。发病原因是距下关节旋前导致胫骨内旋(相对股骨外旋),股骨内旋的情况。当这些情况发生时,外侧半月板受到挤压,内侧副韧带会被拉长,因此患者会在长时间走路后出现膝关节内侧的疼痛。
在此提醒一句,如果X型腿的患者表现出外侧膝关节的疼痛,那么很可能是由于外侧半月板的磨损造成了周围结构的代偿而引起的(当然了,X型腿也会造成髌骨的外上方移位
)。这里的知识点已经被浓缩在下图中,请仔细学习并牢记:
两种纠正方法
我们在帮这类患者做下肢检查时,也往往会发现他们同事拥有旋前综合征,即走路时出现功能性扁平足的动作。此外,我们也能从患者的足部形态发现内侧纵弓和横弓塌陷。该类患者往往会主诉走路久后,膝关节内侧区域发生疼痛,局部内侧副韧带区域压痛明显。
从经验来说,虽然每次手法处理后患者反映有效,但效果并不持久。后来我发现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足弓没有得到矫正,从而导致内侧副韧带的长期损伤。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很简单,一种方法是通过足弓训练来帮助足底运动感知觉的恢复,另一种是使用矫形鞋垫。
内侧鹅足肌肉损伤
鹅足肌肉损伤多发生在老年人和O型腿的患者中。该类患者主诉内侧鹅足区域疼痛,走久后疼痛加重,疼痛区域压痛明显。具体损伤原因可参考刚才的那幅知识点图片。
当患者存在鹅足肌肉的损伤时,我们应该具备一个意识:单纯的局部处理是不够的,还要分析局部肌动学的变化,比如:患者是否存在臀大肌、臀中肌的过度紧张,因而造成了股骨的外旋?
内收肌损伤
内收肌作为维持骨盆稳定和股骨位置的肌肉,其损伤在临床上更为多见。易被忽略。举例而言,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比较胖的患者在站立时双腿明显分开,这就提示着该患者的躯干稳定性不足,所以要利用降低重心来增加躯干的稳定。强化内收肌可有效增加患者的稳定性。
但由于内收肌平时很难被触碰到,因此它一旦受到损伤就很容
此外,这类患者的膝盖内侧疼痛也很可能跟骨盆位置有关。如果对他们进行被动髋关节外旋和内收肌长度测试,一般都会显现出阳性体征。
腘肌损伤
腘肌损伤也会导致膝关节疼痛:既有膝关节内侧疼痛,但以外侧疼痛更为多见。腘肌本身连接在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上,因此其损伤会导致膝关节内外侧疼痛,这一点请大家牢记。
以上提到的四种肌肉损伤,就是引起膝关节内侧疼痛的主要原因。但在面对具体案例时,我们需要将它们与下肢生物力学结合起来一起思考。单独处理膝关节内侧不一定会有良好效果,我们要学着把足弓、踝关节、髋关节和骨盆等部位一起考虑进去。
转自《运动康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