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hib体系之三:训练频率与间歇(译)——转

(2017-06-23 21:06:10)
标签:

thib体系

呼吸

肌肉

深蹲

脂肪

分类: 知识加油站
原则4:收缩类型取决于动作
这与第1条原则是相关的。动作速度、收缩类型有3种:
1. 持续紧张动作:训练中目标肌群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基本上,在每一组的每一次动作的每个部分,你试图刺激的肌肉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收缩。永远不要让它放松,在两次动作之间也不能!
    这种收缩类型的目标是在一组动作中防止血液进入肌肉。这会导致细胞缺氧,因为氧气无法进入肌肉。它还会在一组动作中防止代谢废物(乳酸、氢离子等)被运出肌肉。这两点都会促进IGF-1、MGF、生长激素等本体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有助于刺激肌肉生长。
等长收缩训练也包括在这种类型当中。
2. 向心过程加速,离心过程有控制:在这种收缩类型当中,在抬举重物的阶段,运动要有加速度,使重物下落时要有控制。要做全程动作,但在伸展状态与下一次抬举动作之间要暂停(约一秒钟)。这种短暂的停顿会消除伸展-收缩循环对制造力的帮助。
  你瞧,在重物训练中,力的3个来源是:肌肉的实际收缩,反射即伸展-收缩循环(又称为牵张反射)的活跃程度,肌肉组织的弹性。
    当你试图使肌肉本身所付出的劳动达到最大限度时,你需要限制牵张反射和肌肉结构的弹性所带来的影响。在抬举重物之前停顿一秒钟,你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促使肌肉制造更大的力。
抬举重物时,试图尽快收缩肌肉。并不表示你要争取使重物以最快的速度移动。它的意思是,你应该在开始抬举动作时就争取使肌肉尽量紧张起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募集高门槛的快肌纤维。
最后,使重物下落时,要有控制。离心阶段对肌肉带来的细微损伤最严重,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
3. 利用牵张反射:在这种类型的动作中,你需要利用牵张反射和肌肉的弹性成分。因此,你需要尽量快速地移动重物。这种爆发力动作能够逐渐提高神经系统募集快肌纤维的能力。
这种动作本身并不能够有效地刺激肌纤维产生最大限度的生长,因为你无法有效地使它们疲劳(在每次动作中,收缩时间和肌肉紧张的时间太短了)。但以这种风格做动作,你将会逐渐更加有效地激活快肌纤维。这样,你做的其他动作将会随之变得更加有效。
    ……那么,每种方法适合用在何处呢?
    每次做孤立动作时,采用持续紧张。每一次!孤立动作的目标就是将压力完全施加在目标肌肉上。你需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本体影响,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采用持续紧张。缺少了持续紧张,孤立动作就没有意义了。有些人感觉孤立动作没有效果,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人们不知道怎么正确完成孤立动作,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但是,当你采用持续紧张时,孤立动作是非常有效的。
     在复合动作中不要尝试持续紧张动作。这并不是因为无法做到,原因在于,这样是浪费时间。复合动作的目标是使多块肌肉超负荷。在多关节的动作中,你无法孤立一块肌肉,尝试这样做只会影响动作的效果。
在标准复合动作中,你需要的是第二种方法:抬举阶段加速,在伸展状态暂停,然后有控制地完成离心过程。这样能够尽量使相关肌肉超负荷,放大这些基础动作对肌肉肥大的影响。
  最后,爆发力动作适用于举重、plyometric训练、各种跳跃和投掷训练。这些动作并不会直接提高肌肉体积,但它们能够提高你的神经募集肌纤维的效率,从而提高你刺激肌肉生长的能力。
原则5:理想的训练频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了关于训练量的“一组对多组”之争。争论双方是Arthur Jones对韦德兄弟,门泽尔对阿诺德。争论永远没有一个结果,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两个阵营各有道理。同时,两个阵营都没有说出完全的真理。
    事实上,低训练量和高训练量各有价值,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关于训练频率也是如此。正如训练量之争一样,频率之争始终不绝于耳。我向你保证,哪个阵营都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因为他们都有道理,也都 都有道理,也都有失误之处。
    世界上不存在针对每个肌群的完美训练频率。最佳训练频率取决其他训练因素、你的生活方式和恢复能力。但是,当你选择训练频率时,还是有一些大的原则需要遵循的:
    在一节训练课上,针对一个肌群的训练越是艰苦,它恢复所需的时间越长。如果你的训练令身体极度疲劳(也许是训练量大,也许是训练方法难度大),你的每个肌群的训练频率就应该低一些。
    在一节训练课上,肌肉细微损伤越严重,恢复时间越长。肌肉细微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功和离心负荷。每组做8-12次时,损伤最严重(或者使用大重量,每组做30-60秒)。如果你的训练强调的是动作的离心阶段(比如慢速离心,强调离心的方法,专门的离心训练),损伤也很严重。
    因此,举重选手每周可以训练6天。他们每组动作次数很少超过5次,离心阶段不存在,因为他们举起杠铃之后就让它自然下落。较低的机械功加上无离心,因此训练频率可以很高。
    训练频率还取决于训练课的神经系统疲劳水平。如果你没有使神经系统疲劳,训练频率就可以高一些。但是,为了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你有时必须挑战它。
    在不超过恢复能力的前提下,你刺激一块肌肉的频率越高,进步越快。首先,你必须刺激肌肉,肌肉才能生长。的确,你每天(甚至每节训练课——如果你一天多练)都可以做几组轻松的动作,但如果这些训练课都没有提供挑战,就不会有刺激。
    然后,必须考虑到恢复能力。你可以确信,超高频率是肌肉生长的圣杯,但如果你的身体无法恢复,你就不会进步。要取得最快的进步,刺激和恢复必须保持完美的平衡。
    那么,我推荐什么样的频率呢?人人不同。这取决于训练方式和健身房以外的生活。但是,假如你根据我的原则进行训练,每个肌群的最佳训练频率是5到7天内练两次。
    恢复能力强或者生活压力小的人,在5-7天内,每个肌群可以练两次。恢复能力一般,或者生活压力大的人,在8-10天内,每个肌群可以练两次。
    但这个频率也不是绝对的。你还需要考虑到间接训练的问题(比如说,当你训练胸部时,肱三头肌也随之得到了训练)。
    如果你准备每个部位在5天内练两次,换句话说,练3天休1天,一种理想的分化训练计划是这样的:
*这两种选择是为那些恢复能力强、生活压力小(必须同时满足这两点)的人准备的。
第1天:胸和背           第1天:下肢
第2天:下肢             第2天:上体
第3天:臂和肩           第3天:躯干(腹部和下背部)
第4天:休息             第4天:休息
第5天:重复             第5天:重复
*如果你的恢复能力强,或者生活压力小,可以采用每个部位在6天内练两次的方法。你可以从下面3个分化训练计划中选一个:
第1天:胸和背      第1天:下肢                     第1天:全身
第2天:下肢        第2天:休息                     第2天:休息
第3天:休息        第3天:上体                     第3天:下肢
第4天:臂和肩      第4天:躯干(腹部和下背部)     第4天:上体
第5天:休息        第5天:休息                     第5天:休息
第6天:重复        第6天:重复                     第6天:重复
……               ……
*如果你的恢复能力处于中低水平,而且(或者)生活一团糟,你可以采用每个部位在7天内练两次的方法。
第1天:胸和背     第1天:下肢                  第1天:全身
第2天:休息       第2天:休息                  第2天:休息
第3天:下肢       第3天:上体                  第3天:下肢
第4天:休息       第4天:休息                  第4天:休息
第5天:臂和肩     第5天:躯干(腹部和下背部)  第5天:上体
第6天:休息       第6天:休息                  第6天:休息
第7天:重复       第7天:重复                  第7天:重复
……              ……                         ……
第1天:全身        第1天:推类动作肌肉(胸、肩、肱三头肌)  
第2天:休息        第2天:休息
第3天:全身        第3天:下肢
第4天:休息        第4天:休息
第5天:全身        第5天:拉类动作肌肉(背、肱二头肌、前臂)
第6天:休息        第6天:休息
第7天:重复        第7天:重复
……显然,你可能需要每一种方法都尝试一下,找出适合自己的。此外,随着恢复能力的提高,你可能需要提高训练频率。
如果你一天两练,这些计划也适合你。如果你一天两练,应该训练同样的肌群,因此你不必提高每个部位的训练频率。你只需要把一节长训练课分成两节短训练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