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烘焙常常会遇到多出蛋白的情况,比如说做冰激凌,比如说做卡士达酱.......
我一般用这部分蛋白做面条比较多,还有就是做吐司了。
配方选了最熟悉的直接法北海道,仅仅是把2个鸡蛋换成了100克蛋白,怕味道比较单一,添加了半枝香草籽:高粉500g、低粉50g、酵母6-7g、奶粉30g、糖60g、盐6g、蛋白100g、鲜牛奶200—220g、动物性鲜奶油whipping
cream150g、香草荚1/2枝(剖开取其中的籽或直接使用香草糖)。
好久没烤加盖的吐司,这次烤两个样子出来:

初夏傍晚的阳光依然给力,暖暖的色调。
基本晾透后,放塑料袋中扎紧,第二天早上开吃表皮也会比较柔软,可惜光线不够,自己技术也有限,不能完全表现面包的内在品质:

话说夏季来临,喜欢做面包的JMS有时会困惑自己做的面包反而不如之前的口感。
其实就是因为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面包在制作过程中也要相应调整。
我们都知道夏季酵母的使用量要减。酵母在40度的时候活性最强,而低温冷藏发酵会给面包带来更细密的口感,所以说面包的发酵温度宁可低不要高。一般来说一发的温度要求控制在28度左右,二发在38度左右(高油的丹麦面团不能超过30度)。超高温度过度发酵,虽然发酵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却会使成品面包的组织粗糙,口感发酸。
所以说夏季揉面团,最难办的就是防止面团温度的升高。水要用从冰箱取出来的冰水或冰牛奶。但用面包机揉两条吐司的面团一般要40分钟,面团还没揉到位,温度已经达到28度开始发酵了,揉好的面团粘手,筋性也不强,后期整形后发酵的程度总感觉不够,自然做不出好吃的面包。
我的朋友小雨有次揉面时忘记放发酵,等中途起动第二个揉面程序时才加入,感觉不错,你不妨也可以试试。
厨师机揉面也会有面团温度上升的困扰,比如说黄油与搅拌缸的摩擦,所以孟老师的书里总是写在加入黄油后,先慢速,黄油融入面团后再加速揉到完全阶段。
我有次糖忘记放,在厨师面揉面的过程中加的,估计也是摩擦升温问题,好好的一个面团报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