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生长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口香糖都很少见,一块都要分两半吃。
几分钱的冰棍儿,小朋友想分享点,那得按手指甲卡的印子咬。
那时候得到大白兔奶糖的心情,可不比现在的孩子去肯德基、必胜客差……
米糕、蒸糕是江南的传统点心,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就着吴侬软语和五颜六色玫瑰糕、薄荷糕、水晶糕,甜甜糯糯的快乐,是甜蜜的记忆……

松糕里面可以不用鸡蛋,不用牛奶,有的没有油,糖也很少就可以做出美味的点心来,非常符合健康的饮食理念。
网上一个叫可石的MM,米糕做得像艺术品,看了她的松糕功略,忍不住动手乐……


松糕制作步骤:(来自松糕功略)
1.粉类混合---2.加糖水混合---3.搓匀---4.过筛---5.入模--6.蒸---7.脱模装饰
以我做的紫薯松糕来分步说明制作中的问题

1、粉类混合
松糕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粉和糯米粉。大米粉也叫粘米粉,是没有粘性的,糯米粉和粘米粉的比例就是做出好吃松糕的重要一步了。目前网上通常的比例是粘米粉:糯米粉2.5:1。我就是用这个比例制作了紫薯松糕。如果你喜欢糯点的口感,可以增加糯米粉的比例。

2.加糖水混合
(1)如果是加果汁来混合,那么就会出来松糕就会有果汁所带来的颜色了。可以用果酱然后兑水来做松糕。兑的水要过筛才能用,还要注意果酱中糖的量。
(2)关于糖的使用。如果使用糖粉,就在第一步粉类混合里混匀就可以了。如果是用糖就必须在这步和水融合,因为糖直接加到粉里不容易跟粉融合的。我用的糖,糖水比例是糖占70%。
(3)关于水量的使用是整个松糕的关键之一。
a:水量的把握,可以先做一次少量的试试松糕的手感,感觉一下合适的水量的湿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再变化其他的方子就没问题了。
b:加水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加,一边加,要一边把大的粉球用双手搓碎,这样才能混合均匀,要不过筛麻烦不说,最后会影响成品的品质。
c:如果在粉类里加入了南瓜泥做南瓜松糕,或者加入地瓜做地瓜松糕,加入紫薯做紫薯松糕,南瓜泥,紫薯,地瓜都要过筛。紫薯本可以蒸熟趁热用筛子过一下。
d:如果加了南瓜泥,紫薯一类的湿性材料,和第一步的粉类融合后,是不成团的粉状,先搓匀后,再加水。加水的量就不能一定了,
e:判断加水合适的手感是粉捏在手里有点湿的感觉,但是搓搓又是松散的,我特意拍了张状态图,左边粉团是搓开的样子,并不是一捏就碎,是手指用点劲碾下去的感觉。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按网上的方子来的,成品比较干,小雨森林用的紫薯粉(比我加的紫薯泥干),做出来的松糕说是卡嗓子。所以大家一定要先做少一点的量感觉下:到底什么样的手感是合适的水量。
3.搓匀。
把调和好干湿度的粉类用双手相对来搓成粉,由于不可避免有小小大的粉疙瘩,如果这个时候不搓碎,就还是影响均匀度,过筛会筛下大的颗粒,太多影响过筛,而且粉的干湿度不均匀,提前做好这一步非常重要。
4.过筛。
整个制作松糕过程中,搓匀和过筛的时间最长,而且手上真还要有一把劲,蛮累人的。
过筛要用非常细的筛子。这样的过一遍就够了。如果是粗筛,就过两遍。

5.入模。
用慕斯圈比较好,慕斯圈切记要刷油,底下铺油纸。但是慕斯圈的松糕底部容易吸收一些水汽,不过基本是不影响的。好处是,慕斯圈蒸的时间相对有底模时间短,脱模的时候好脱,从下往上拿出来就可以了,而有底模子要扣出来。
我的大花模紫薯松糕是有底的那种,底铺油纸,边上刷油,出来的非常整齐美观。不刷油容易粘在模子上,而造成边缘不够整齐。
入模子的时候注意,粉要松松的倒入模子里,千万不能压实了。我把粉铺好后轻轻在敲了两下,整个出来的型好看又不影响整体的口感。
没有幕斯圈的朋友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这是网上一个MM告诉我她怎么办的,聪明吧?

6.蒸。
电锅、普通的蒸锅,甚至炒菜锅架上架子也可以来蒸,但传统的竹制蒸笼是最合适的了,水汽均匀,蒸出来的特别蓬松柔软,缺点就是蒸的时间比较长。
a:用普通的蒸锅,盖子上的水气凝结的很多,很容易滴在蒸糕上,我用保鲜膜把表面封起来。
b:屉上铺上纱布,如果是用慕斯圈做蒸糕,那么水汽会集结到蒸糕底部,而且还很多,解决的方法是,铺上蒸笼纸(大超市有卖)。蒸笼纸是一种耐高温、抗黏、防油防水的纸品。蒸笼纸是再铺一层油纸放上慕斯圈就可以了。
小花模蒸前拍了张,小模表面不用加保鲜膜,我就把一张蒸笼纸叠了下盖一面的。

c:一定要水开了再放进去蒸,时间长短要看你模的大小及用量多少,我的大紫薯大火蒸35分钟,小的花模只用了5分钟。中途不能开锅盖,所以水一定要一次加足,这样才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汽。
d:蒸好了以后,闷2-3分钟让松糕吸收些水份,如果面上有裂纹,裂纹可以变得不明显了外形更好了。
蒸好后的图片,比蒸前缩小,薄了些。

7.脱模装饰。
脱模非常容易脱模。修饰有很多种方法,我还没有时间去实验,就简单摆了几颗蓝莓和罗勒叶。

另外还做了个圆模的,带单位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