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滾滾車輪汽车 |
文/滾滾車輪
新浪汽车版权所有
是的,2009年的车市给了我们太多惊喜,年初制定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产销量突破1200万台的计划,在今年底就将超额突破完成,1300万台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在购置税政策的鼓励下,中小排量车型的保有量比例进一步增加,为全球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当然,这是基于2008年车市的低迷表现以及全球汽车销售危机的背景下制定的,2009年的利好环境并未被考虑到,但无论如何,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大跨越让我们欣喜不已。
兼并重组需慎重
而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详细指出:兼并重组要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可见,政策导向是要让中国汽车产业向集团化发展,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按照这个目标,前8家重组后大型车企的产销规模将超过1100万台,这是个相当宏伟的目标。但笔者认为到2011年这很难实现,首先,前八大车企集团的市场份额将达到90%以上,要在三年内完成,时间短难度大,并且必要性和急迫性不强;其次,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调整和重组将会产生一系列重大的产品线调整合并、人事变动、生产变化、销售网络整合、品牌升级与重塑,顺利则好,倘若重组不顺,带来的利空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再次,大型企业的兼并与重组,会极大地考验集团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并且极易造成管理混乱和人事混乱,并对车型销售造成影响,裁员和人事调整也在所难免,因此汽车产业大规模重组需要非常慎重。
50万台门槛被打破,销量仍是第一保障力
从当前的车企实际表现来看,本年度重组兼并并非主旋律,而车企本身销量的提升与潜在市场的挖掘以及渠道控制和提升成为了最重要的举措,前十大乘用车企销量均获得了较大突破,50万台的销量门槛终被打破:前十个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为55.11万台;上海大众累计销量为57.54万台;上海通用销量为54.87万台。前三家车企销量均已突破50万台,而还有两家车企,东风日产与北京现代前十个月累计销量分别为42.25万台与46.06万台,且有望在年终均突破50万台,如此一来,本年度销量突破50万台的乘用车企数量便将达到5家,并且,前五大乘用车企总销量占到了38.53%的市场份额,这与2008年没有一家乘用车企销量突破50万台的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 |
1-10月累计销量 |
同比增幅 |
所占市场份额 |
预计年终销量 |
上海大众 |
57.54万台 |
42.5% |
8.69% |
69.9万台 |
一汽大众 |
55.11万台 |
30.1% |
8.32% |
68.2万台 |
上海通用 |
54.87万台 |
41.6% |
8.28% |
68.8万台 |
北京现代 |
46.06万台 |
89.3% |
6.95% |
56.1万台 |
东风日产 |
42.25万台 |
52.6% |
6.38% |
52.1万台 |
东风日产的健全式发展
去年同期,东风日产销量为27.69万台,而今年1-10月的销量便已达到42.25万台,同比增幅为52.6%。而10月份的单月销量再度超过5万台,为50419台,同比增幅为56.3%,其中天籁销量为11529台,创下新高,且同比增幅达109.6%,累计销量达到8.81万台,同比增幅达89.9%。这是东风日产在B级车市场的突破,在市场格局走低,结构复杂化的环境下,终端售价维持在19万以上的天籁仍取得了万台以上的月销量业绩,确实是渠道优化带来的裨益以及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获得了认可。
此外,TIIDA的1-10月累计销量达到13.19万台,亦取得了22.2%的同比增幅;骊威1-10月的累计销量为8.25万台,同比增幅为45.0%;轩逸1-10月累计销量为71784台,同比增长66.9%;逍客的累计销量为2.8万台,同比增幅为45.5%。东风日产的整体走势不断向上,产品结构层次明确,产品布局合理,A0级、A级、B级、SUV市场均涉及与覆盖,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年终销量有望突破52万台,将为企业创立以来的新高。
北京现代的快速增长
在购置税新政的利好作用强烈刺激下,北京现代的伊兰特、悦动获得了爆发性的增长:其中伊兰特1-10月累计销量为14.27万台,同比增幅为45.4%;悦动1-10月累计销量为17.75万台,同比增幅达到了194.4%,而两款车型的总销量占到了车企总销量的85.76%,既让人喜,又让人忧。这说明北京现代的产品布局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销量获得了大幅的增长,在A级车市亦处于领导地位,但在A0级、B级车市场以及SUV市场缺乏有效的产品渗透,整体发展不够均衡健康,且利润水平远不及其他四家乘用车企。
当然,北京现代于近期投放的新索纳塔(名驭)以及两厢车i30,也取得了一定的销量,为明年北京现代的全面崛起奠定了基础。此外,即将国产的新一代SUV也将改善目前途胜孤军作战和老龄化的局面。但是在B级车市场,北京现代依然缺乏有力的产品作为市场保障,御翔的竞争力不断走下坡,韩国新一代索纳塔的国产进程也很缓慢,近两年内,在高端市场上的低迷将一直会是北京现代的痛。
销量是保障,但不得以销量为纲
用之前的眼光看,2009年突破50万台销量的乘用车企或许仍旧不会出现,但市场的需求和增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短短几个月内,50万台销量的门槛被越过便已成定局,年终5家乘用车企销量超50万台将是中国汽车市场历年来最好的成绩。而接下去的时间,则是需要理性考虑车企兼并与重组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过程,“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的目标在2年内并不太容易实现,磨合的问题不摆正,销量规模化的优势就无法体现,反倒会成为拖累。销量是保障,但不得以销量为纲,中国车市要健康发展,更需要理性的思考。
“滾滾車輪”原创,新浪汽车版权所有,转载及引用时必请注明,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笔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