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面私募基金

(2007-06-26 09:24:13)
分类: 其它、综合
 

北京青年报:张阿方 (07/06/25 01:01)

  牛市,不仅开放式基金出名、民间冒出遍地“股神”,就像枯水季节了无

生气的水藻在盛水期疯狂生长一样,私募基金也不绝于耳。跟公募牛市里市场

营销人员奔走做投资者教育不同的是,私募基金仍多被民间以口相传,尤其在

北京,它的骨骼、性格都没有浮出水面。“凶悍、快进快出、很多股票莫名其

妙地连拉涨停跟它们有关”,坊间传言在描绘着私募力量的不可忽视甚至不可

一视。身边代客炒股的“小私募们”难成体系,而已浮出水面的“大私募”多

集中在深圳,人们的传说是一厢情愿的想象还是真的私募风格,真实的私募什

么人在做?以什么理念在做?什么资金在买卖?买卖的是什么股票?上周,北

京青年报《理财时代》一行几人奔赴深圳,到私募基金正在快速成长的发源地

,直面最著名的私募基金经理。

 

    ●私募基金的明星效应

  深圳私募之所以好找,跟已有一批私募基金以信托产品的形式对外发行、

高调亮相有关。如果你认同它的理念,放心给你带来的收益,当然,你还得有

达到它要求的最低门槛的钱,你就可以让私募代你在这个牛市中、甚至十年中

炒股。不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用费心去打听私募的神秘行踪,可以

直接到深国投、平安国投去买这几家已具有品牌效应的私募产品。杨骏的晓杨、

刘明达的明达、赵丹阳的赤子之心、钟兆明但斌的东方港湾、林园的林园投资,

这几家私募基金公司都已推出这样的信托产品。

  记者在深圳公募、私募采访下来,明显的,任何一个私募公司都与某个武

功盖世的投资高手有关:深圳的私募基金公司直接以个人命名,甚至说到私募,

杨骏、刘明达、赵丹阳、钟兆明但斌简直就是代名词。不仅名声大,与公募更

注重并要求团队作战不同,他们就是公司核心———投资核心、品牌核心、公

司风格核心、企业文化核心。从公募基金短暂落脚就跳到私募基金的做研究总

监的人士对记者说,在私募公司,围绕在这个核心人物周围的整个团队,其他

成员得和核心人物理念一致、互相认同、水平相当。

  记者一行采访深圳最具品牌的私募基金公司,发现券商研究所、公募基金

可谓是私募的黄埔军校。国泰君安为其职业前身的私募基金公司成员比例真不

少,早的像晓杨的杨骏是从老君安出来的,成为私募价值投资一面旗帜的但斌

曾任君安研究研究员,新私募基金公司老总吴险峰刚从国泰君安香港离职,

私募里边从事市场营销等职务的也有人出身君安。另一系则是从公募基金跳

槽到私募,最出名的是尚诚的肖华是从博时基金公司跳出,而非著名公募基金

经理跳到私募的则绝不鲜见。

  ●私募高手业绩几何

  金融圈都知道公募追求排名、私募追求绝对收益,私募基金业绩到底怎么

样呢?其实,私募基金“平均年收益率100%,最好的能达300%以上”的话多少

有些夸张,但跑赢公募基金、跑进公募前十名,好的私募还是能通过努力做到

的。赵丹阳管理的赤子之心私募基金成立于2004年2月,到2007年3月16日,收

益率为259.14%,年均收益率为84.45%,超越市场基准。明达公司投资总监范志

斌介绍,他们的第一只内地产品在2005年11月发行,截至今年6月15日,扣除管

理费后累计净值增长了163.17%,红利再投资复合收益率为248.53%,而在今年

五月份私募中排名第一的晓杨基金也挤进公募基金的前十名。

  深圳私募市场上有两种流派,一是但斌倡导的价值投资,一是以杨骏代表

的以交易擅长的私募。专业人士面对记者给予这两种私募的评价都很高。杨骏

的市场感觉被称为天赋,似乎无出其右。而但斌的价值投资之彻底、之纯粹,

也令人钦佩其坚守的超然。但斌说他投的就是伟大的企业,长期持有,持到企

业的基本面发生变化,而与股价没有关系。如果不是因为政策,他会去买企业

的法人股长期持有,而不是非得到二级市场上去买,因为卖出对他并不重要。

所以在他的客户中,签到十年的都有。其它公司也一样,这样的信托产品一旦

买进,一年内是不可以赎回的,一年后根据公司约定不同,有的是每个月、有

的是每个季度赎回一次。

 

  在直面采访中,坊间私募跟公募、跟上市公司联手坐庄无从也无法查证,

但是把价值投资当作信条、对企业熟识、核心二十家左右的股票研究到烂熟于

心的确是这几家私募的基本功。在林园调出的2003年、2004年、2005年证券账

号里,记者见到了无法再熟悉的股票:招行、伊利、黄山旅游等。但斌则从

2003年2004年到现在,长期持有招行、万科、贵州茅台等全市场都知道的白马

股,换手率可以用极低来形容。在但斌的办公室里,记者不仅没见到装着行情

的电脑,而且,在股市正在震荡的当天,但斌公司一行人居然集体爬山去了,

这种逍遥与公司的中长线理念密切相关。信奉价值+博弈的新私募龙腾公司,也

是首先对行业、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放在第一位。

  记者在采访中,仿佛又回到了对公募基金的采访,尽管没有那么明确的投
资流程、没有几级的核心股票池,但听起来,在价值投资的信仰上,私募基金
的忠诚度不比公募基金差多少。有位老总对记者说:北京私募看政策、上海私
募听消息,深圳私募看企业。

  现在市场流行价值投资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私募是真的价值投资还是
包装?何以私募在深圳成了价值投资的奉行者?一位曾任公募主管、现在私募
操盘、了解阴阳两界的人士在与记者的长谈中说,其实这和深圳现在高调亮相
的这批主流私募成功经历有关: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这些私募有的是在H股
市场上赶上了大牛市,与A股牛市鸡犬升天不同,H股的大牛市照样是好股票翻
十倍,差股票不值钱,在H股的战场上倒是把深圳私募培养出了想赚钱得好好研
究基本面的好习惯,这种好习惯习得后,杀回A股的私募基金曾经犯过老毛病,
跟庄坐庄,结果有的摔了跟头,经过深刻思索和思想斗争后,私募基金把价值
投资这个道理想通了。

  ●私募基金以信托产品阳光化服务富人

  在深圳,记者见到了私募独树一面的但斌,以风格怪异争夺眼球的林园,
走访了晓杨、明达公司以及新生私募龙腾公司。这些私募经理之所以愿意充分
地向记者展示他们的风格和理想,是因为,在深圳的主流私募基金已经公开以
信托亮相,尽管是面向特定客户的。

  在深圳的信托起点从最早的五十万到现在的最高三百万,在名声越来越大
的同时,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显然,这里的主流私募是和富人对接的。和公募
的服务大众、有一千元以上您就可以到银行或券商处买,并可随意指点、打开
封闭期就有能弃公募基金而去不同的是,私募基金不会动辄发到百亿,这些私
募基金一期产品就在二亿元左右,随着资金规模的增值,现在多的能翻两三翻,
总规模直到现在也不大,而且你在一年之内是不可能赎回的。但斌管理的资产
现有十亿多,明达的三只产品是9亿。老政策规定最高能发二百份,新政策则对
自然人的份数约定为五十人,机构客户不限,这种约定让私募产品对客户就有
了第一道门槛的挑选。在做信托产品的同时,私募基金有的还有自己一对一的
客户,有的还有其他的代客理财方式,但斌公司管理的一对一客户甚至门槛已
到了一千万。这是个资金不问出处的行业,采访中,记者被告知,这些私募客
户的典型身份是成功的私营企业主,迈进私募大门的客户基本都是认同私募公
司的理念,双方的交流也较为密切、信任也较长期。

  ●私募只有为客户赚钱才能生存

  与公募基金千亿公司已屡见不鲜不同,目前私募基金算得上“袖珍”了,
即使是大型的私募基金,规模一般也就10亿出头。于是,私募基金操作手法灵
活得多,包括果断的择时策略与频繁的短线进出、波段操作。“公募赚钱靠规
模,私募赚钱靠业绩。”除了公和私的发行方式外,龙腾基金的老总吴险峰这
样区分私募和公募:公募拿的是旱涝保收的管理费,而私募则只有在赚钱的情
况下才能收管理费。当然,同样的盈利比例,规模越大,私募赚的钱越多,准
确地说,私募是业绩、规模都追求,前者尤为重要:因为客户赚不到钱,私募
一分也别想拿到。
 
    记者了解到,“盈利部分的20%”是国际、国内通行的私募盈利提取比例。
打个比方,如果客户资金总盈利是30%,私募公司会提走30%×20%=6%。提取的
方式有的公司一个月提一回,有的是一季度。提取的前提是,必须在每次利润
结算周期内盈利,私募公司才能提取业绩,如果亏损则一直计算到下一个周期
出现盈利后才能提。信托产品的信托要从私募提取的份额里以二八、或三七拿
走信托费用,除此之外,客户还需承担2%-3%左右的银行托管费、发行费,非
信托产品的私募则没有这笔费用。还没发信托产品的龙腾介绍,为保护投资者,
像他们这样的公司对客户的提成还约定,给客户留出一定的盈利空间不提,以
防在以后周期因系统风险而出现亏损。

  记者还注意到,为了使私募和投资者利益一致,信托产品都约定私募基金
自有资金的参与比例,有的是10%,最高的是30%。同是自有资金入股,上海和
深圳私募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就有非常大的不同。上海私募信托是
保本的,收益也近似封顶,到了一定收益,以上部分私募提成很高。而深圳私
募则更像是国外,不保底、不封顶。

  记者在深圳采访的一周,大盘走势扑朔迷离,私募基金也是一片谨慎声。
记者在一行采访中,多家公司以赤子之心三千多点就空仓并且时间不短的传言
举例,对私募基金来说,因为必须让投资者赚钱自己才能赚钱,回避市场风险
是今年挺难把握的一件事,提早空仓让赤子之心今年上半年面临不小的压力。
私募对记者说,公募在追求相对排名,而不是绝对收益的前提下,公募是宁愿
不做,不要做错。所以,这让公募甚至不主动规避系统风险,尤其在牛市,不
管多少点位公募满仓是常事儿,因为一旦你不满仓,人家满仓,业绩很快就被
落下,去年下半年多家公募基金都是空了点儿就追回,直到现在“明知点位高、
偏向高处行”。而私募则不行,大盘下跌,亏了就是亏了,不仅这个月没钱提,
还得下个月给赚回来才行。

  其实,记者在深圳采访的都是阳光私募、主流私募,在深圳,还有大量沉
在水下的敢死队。但是,现在也只有阳光私募才能也才敢浮出水面。有了这些
欲作自己品牌,做一辈子投资事业的私募基金,中国股市的巴菲特、彼得林奇
也就不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