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杂志2008.11月刊重点文章推荐

标签:
财经 |
分类: 价值杂志重点文章推荐 |
1、
2、编辑者言:空仓更是一种坚守
本文是《投资大家巴菲特(二)》的导言,这本报告收录了巴菲特的大量“轶文”,以便我们更好更完整地理解这位伟大的投资家。上篇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1969-1979年)巴菲特致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至此,我们通过《投资大家巴菲特》(一)、《股神语录》(一、二、三)以及这几年的《Value》杂志,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网打尽;下篇则收录了巴菲特发表在《福布斯》、《财富》等杂志上的一些重要的文章。
3、特别报道:巴菲特:我为什么50亿美元投资高盛
股神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哈撒韦公司9月23日宣布,将以50亿美元购买高盛集团优先股。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近期信贷危机加剧以来,美国金融体系获得的最有力的信任票之一。而这也是巴菲特20年来首次投资华尔街的公司。
4、资本市场:伺机而动——杰瑞米·格兰桑采访录
几年前,GMO资本管理公司的主席杰瑞米·格兰桑提醒投资人远离风险,虽然为时过早,但事实最终证明他是正确的。现在,他认为最大的失误很可能是过早买入。
5、基金:对冲基金业接下来的5年
对冲基金业过去五年来取得了非常优异的发展,随着养老基金、捐赠基金以及其他一些机构投资者纷纷采用了追求阿尔法值的绝对回报策略,对冲基金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至原来的近三倍,超过了1.8万亿美元。然而,仍未结束的信贷危机、疲弱的房产市场、上涨的商品价格以及近在眼前的衰退威胁都令对冲基金经理人及他们的投资者对未来五年悲观。对于对冲基金业未来将走向哪里,
六位金融行业的高手将谈谈他们的看法,包括两名对冲基金经理人、一名全球最大的基金的基金的CEO、一名著名的投资于问题债务的经理人、一名带领着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涉足对冲基金的幕后人物以及美国最大的捐赠基金之一的前领导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曾是《阿尔法》杂志的封面人物。
6、与胡海聊天:一个时代的终结
随着高盛和大摩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后,意味着华尔街一个时代的终结——从此之后没有投资银行了。而这一变化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长期影响,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比尔·格罗斯所说的“影子银行”全面破产了。
7、资本市场:企业家在全球化的世界的责任
本文是老海耶克先近日在瑞士全国工商总会的一次演讲。老海耶克是斯沃琪集团的创始人之一,现任董事会主席。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发出了电子石英表,瑞士的支柱产业——钟表业受到重创,就业人数由9万锐减至3万。老海耶克先生在投资者的支持下,重组了一系列的公司,推出了大为成功的斯沃琪品牌的塑胶表,并收购了众多的手表品牌,被誉为瑞士手表工业的救世英雄。2007年,老海耶克先生以32亿美元的身家名列福布斯排行榜273位。
8、资本市场:理念的颠覆
2008年注定是命运多舛的一年,这一年世界上发生了许许多多足以颠覆理念的事,这种理念包括投资、社会秩序、国际关系,甚至于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准则。对理念的颠覆,在2008年还莫过于美国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颠覆。
9、资本市场:时尚精品酒店,酒店业未来新星
2008年世界酒店行业稳定增长,整个亚太地区酒店业建设规模相当大,其中近半数发生在中国。时尚精品酒店的概念在中国刚刚起步,由于设计建造难度高、数量很少,对中高档客户吸引力更持久,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3-5年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投资机会。
10、巴菲特俱乐部:拯救法案不是有病经济的万灵药
2008年10月,历经波折,美国参、众两院最终通过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该法案的通过,无疑是朝着“拯救”美国经济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股神巴菲特认为这并非“万能药”,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
虽然拯救法案对金融市场将会有极大帮助,但经济表现及失业人数由见底后反弹还要很长一段时间。